青年学者论坛上,六位青年学者分别围绕早期岭南探源工程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用好用活广东红色资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动国潮文创产品破圈出海、激发数字技术创新活力、粤港澳大湾区报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坚持传承创新,拥抱数字化助力转型升级
创新是文化永葆生机的源泉,是推动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珠海市四维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维时代”)董事长、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标准编委成员崔岩结合四维时代的业务实践,探讨了人工智能三维数字化技术及其在红色文化、文化保护等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认为数字化技术不仅助力了中华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传播,更推动了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粤港澳大湾区报刊文化应如何拥抱新质生产力,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暨南大学(珠海校区)人文学院讲师杨刘秀子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报刊的数字化转型与新媒体技术的创新应用,强调要将“纸上风云”的历史积淀之精髓融入“数字浪潮”中,不断提升国际传播力,让世界听见大湾区的声音、看见大湾区的风采,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摘自2024-10-10《羊城晚报》第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