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招才引资 > 投资动态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建议

中国集成电路的发展,目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中美贸易战导致美方对我们的技术封锁、市场封锁,突出地反映在芯片领域;他们企图通过卡住芯片这一关键命脉,扼杀我国的科技发展。反观国内,在国家对芯片产业高度重视的情况下,呈现出遍地开花、一哄而上的无序局面,造成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竞争,芯片行业前景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国内在手机芯片等专用芯片领域,基本上是由国内企业自己设计、海外代工企业制造,我们自己掌握了一部分技术,华为是这方面表现比较成功的企业。在基础性芯片领域,一些企业已经采用自己设计的CPU芯片,但是距离美国先进企业(例如INTEL)的水平,尚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中国只是在存储芯片领域,由清华紫光为代表的少数企业在量产存储芯片方面,取得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从芯片行业的整个生态体系而言,我国与美国远不在一个层次上。若想完全摆脱美国的控制,尚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才可能实现。因此从战略上考虑,我们建议:目前要利用有限的资金、技术和人才,选择突破口,从芯片产业的某几个领域尽快实现技术的突破,达到量产,抢占市场;然后利用所积累的技术和资金再扩大战果,最终完全摆脱美国的控制,实现全面的突破。

根据对中国芯片行业的调研情况,我们认为:高端CPU和专用芯片,由于技术难度高,资金需求量大,国外企业已经先入为主,作为突破口有相当的难度。而作为基础芯片的存储芯片,相对更适合被选择为突破口,理由如下:、

1、众所周知,几乎所有使用芯片的智能设备都需要存储芯片,存储芯片可以说是集成电路产业的大粮仓,三分天下有其一。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品销售市场排在前三位的为:存储芯片占比30%,专用集成电路占比28%,模拟集成电路占比17%。中国作为全球电子产品的制造基地,一直以来都是全世界存储器产品最大的需求市场。2018年,全球集成电路产值大约为4700亿美元,其中存储芯片产值大约为1650亿美元,占三分之一强。随着以大规模存储为基础的云计算、云存储、大数据等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存储芯片的市场需求将剧增,产业的规模将不断扩大。

如果选择存储芯片作为突破口,可以在该领域产业和市场发展的大趋势中与外企并驾齐驱,减少竞争压力,规避市场风险,快速实现国内存储芯片的量产,逐步站稳国内市场,并凭借我国的成本优势向国际市场进军。

2、存储芯片与CPU等基础性和专用芯片相比,技术实现难度相对较低,有较多的公开性技术标准和开放的工业接口,通用性较强,不用过多地打造产业生态,不需要更多的技术转让,只要确保技术研发不侵权,产品性价比高,中国企业凭借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就能较快地进入市场,并实现技术的同步提升。

3、存储芯片是美国人发明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企业击败了美国企业,成为存储领域的霸主;到本世纪初,韩国企业逐渐崛起,击败日本企业,成为今天的全球存储产业霸主。目前韩国企业占全球存储芯片市场份额的70%以上,美国和日本的存储产业相对比较薄弱。中国企业进军集成电路,选择存储芯片作为突破口,在知识产权、市场占有等方面不会和美国企业发生过多的正面对抗,因此也会较少引起与美国政府的纠纷。

4、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中国的信息安全和产业安全,也关系到中国的外汇安全。中国有大量IT制造企业,包括华为、中兴、联想、小米等巨型IT制造企业,这些企业是存储芯片的重要市场,也是美国禁售芯片的主要对象。如果中国的存储芯片产业能够较快取得突破,批量投放市场,只要价格合理,可以直接进入中国IT企业的供应链,实现存储芯片的进口替代。根据我国海关的数据,2018年,中国存储类芯片进口金额约1150亿美元。如果中国国内生产的存储芯片能够替代进口的30%到50%,就意味着每年可以节约300亿~500亿美元的外汇。

5、集成电路生产大致分成六个部分,包括EDA工具软件、芯片设计行业、芯片制造行业、芯片封测、设备和材料。选择存储芯片作为突破口,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会对中国集成电路装备、材料、封测、设计、EDA软件等方面产生巨大的拉动,进而可以推动我国整个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发展存储芯片厂商,就等于拥有一定的特殊芯片设计能力和大规模半导体芯片生产能力。这对于目前半导体技术和能力落后的中国来说,是十分需要的。


附件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