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再出招!为了贯彻落实“产业第一”,加快实施科技创新突破工程,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鼓励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公共服务平台能力和水平,近日,高新区科技产业局加快工作效能,接连兑现科技创新政策类资金共计7349万元。
高企奖励再“加码” 激发企业创新动力
今年4月,珠海市出台了《创新驱动促进产业发展十条措施》,提出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对首次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给予40万元补助,对通过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给予20万元补助。
近日,高新区公布了2021年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补助资金名单,对214家在2021年申报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拨付补助资金共计5900万元。其中,视熙科技、洪启集成电路等81家通过首次认定的企业分别获得补助资金40万元;健帆生物、英搏尔电气等133家通过重新认定的企业分别获得补助资金20万元。
目前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580家,占全市28%,跃居全市第一。根据《珠海高新区“十四五”期间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计划》,2025年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将力争达到1000家,以创新驱动助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助力协同创新发展
根据《珠海市产学研合作及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规定,2021年度珠海市共有50个项目获产学研合作项目立项,其中,高新区有20个项目入选产学研合作项目,占全市的40%,数量居全市第一。其中,市级立项资金已于5月份完成拨付,共计483万元。
近日,高新区对以上入选的20个项目拨付了区级资金共计1127万元。其中,英诺赛科、云洲智能2家企业分别获得70万元;魅族科技、欧比特等17家企业分别获得56万元;中科先进院1家企业获得35万元。
截至目前,以上20个入选项目共获得市区两级资金共1610万元。
提升公共平台服务水平 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珠海市科技创新公共平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为完善全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放服务,提升平台服务能力和水平,市科创局于2021年开展了珠海市科技创新公共平台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高新区共有5家单位获得立项。
其中,普米斯生物通过了市新型研发机构认定,云洲智能、中德(珠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岭南大数据研究院、珠海南方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4个平台项目获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运行补助(研发类)专题立项。
以上5家单位共获得市区两级项目资金460万元。其中,区级项目资金共计322万元,已于日前完成拨付。
科技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经济强。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强调突出创新驱动、示范带动,聚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接下来,高新区将在科技创新统筹规划上下功夫、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坚持重视技术研发的价值,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竞争力,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的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