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会”要用好激励与惩戒

 (来源:珠海特区报) 

    近日,珠海市香洲区地税局向连续三年获评纳税信用A级的“3A”纳税人——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送上“AAA级纳税人绿色通道卡”,纳税人凭该卡可通过绿色通道便捷办理涉税业务。此举大大提升了诚信纳税人的获得感。

    现代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可一段时间以来,诸如欠钱不还、偷税漏税等失信行为,不断挑战着人们的道德底线和社会的信任红线。“纳税信用”成为我市企业的“无形支票”,让守信者尽享优惠、失信者处处受阻,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诚信意识,而且也营造出良好的依法纳税氛围。

    将“纳税信用”与办税便利、金融贷款等挂钩,通过“无形之手”和“有形之金”,既有效解决了企业贷款无门的难题,也让银行找到了优质的客源,更能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浓厚氛围。让纳税信用企业“名利双收”,不失为一个引企向善的好办法。尤其是在当前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节点上,必将在潜移默化中激发更多的诚信正能量。

当然,要让守信激励走得更远,在银行中树公信力、在企业中有影响力,让现实价值得到最大化的体现,亟需加强日常监管。一方面要持续扩大评级范围,细化评级内容,不断丰富征信产品种类,更大力度地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另一方面要强化评级动态管理,及时更新信用数据,破除信用评定终身制,建立“黑名单”预警制,尤其要对失信者保持“零容忍”,毫不留情,绝不手软。只有这样,信用“变现”才能产生正面的叠加效应。

打造“信用社会”,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应该双管齐下。从不少国家与地区的实践看,信用惩戒已是一个十分成熟的社会治理手段,只有不断提高失信成本,当办事频遇困难、做事频受限制成为新常态后,失信企业自然而然地就会迷途知返,“失信病”也就不治而愈了。譬如,在美国,如果一个人有过不良纳税记录,那么这一记录将永远伴随着他,当他去求职、买保险、开公司、买汽车,几乎无论他做什么,这一污点都无法抹去,他将因此而四处碰壁。“一处失信、处处受限”,通过联合惩戒让失信者付出“付不起的代价”,就能遏制失信问题频发、高发的态势。

    一言以蔽之,“信用社会”既要靠正面激励引导,又离不开信用惩戒倒逼。只有不断健全社会征信体系,打破信息孤岛,形成社会共治格局,才能真正将“信用之网”织得越来越密,让人人守信成为闪亮的珠海城市名片。

 

附件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