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群工作部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400MB2D927803/2024-00018 分类:
发布机构: 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群工作部 成文日期: 2024-01-26
名称: 2024年珠海高新区工作会议召开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1-31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2024年珠海高新区工作会议召开

发布日期:2024-01-31  浏览次数:-

1月25日,2024年珠海高新区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2023年工作,部署2024年各项任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赵适剑主持会议并讲话,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小彬作2024年珠海高新区工作报告。

2023年,珠海高新区全体党员干部挺膺担当、奋勇前行,推动“又高又新”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在全国169个国家高新区中,珠海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第17位。

2024年是高新区打造珠海培育、壮大、应用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起步之年。根据部署,珠海高新区预期目标为主园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力争实现两位数增长。

走在前列、勇当尖兵。2024年,珠海高新区将聚焦“1+10”高质量发展目标,锚定建设未来科技城中心任务,重点在10个方面担当尖兵、实现跨越,奋力谱写珠海高新区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能源与智能电网产业分别实现经济规模72.03亿元、69.50亿元、156.28亿元,其中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能源与智能电网产业同比增长19.05%、15.19%。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70.53%和73.96%。2023年,珠海高新区主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6.84亿元、同比增长2.0%;工业投资128.92亿元、同比增长50.9%。

创新生态实现跨越式提升

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2家,总数达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实现倍增,总数达23家。新增上市企业3家,总数达20家。一批科技企业获国家级、省级科技奖项,在高科技领域涌现出全国突破性科技创新成果。2023年,珠海高新区着眼科技引领、自立自强,创新能力和创新生态实现跨越性提升。“珠海高新人才一网通”“免申即享”项目全年兑现各类人才扶持资金近1.72亿元,创新人才加速集聚。“1元创业空间”累计引进培育特色创业项目116个。

招商引资量质齐升

聚焦“3+3+1”主导产业开展强链、补链精准招商,成功落地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先阳新能源总部基地、长园智能装备(广东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全年新引进0.5亿元以上项目149个,项目增量持续形成经济增量。2023年,珠海高新区招商引资量质齐升,新引进项目已动工120个、动工率达91%。先阳新能源、长园医疗等11家当年引进项目实现当年升规纳统,形成产值净增量13.52亿元,实现“当年引进、当年投产、当年产生效益”。

产业载体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

2023年,珠海高新区已建成5.0产业新空间67.76万㎡,两年累计建成182.76万㎡,累计签约项目132个。港湾系列标杆项目规模超130万㎡,总投资额超68亿元。高效完成35个重点项目土地清理,清理用地超4100亩。2023年,珠海高新区以永丰、金鼎片区为试点积极探索“做地”模式,以打造超级科创孵化器标准全域建设5.0产业新空间,稳步推进一批专业产业园建设投用、一批低效工业园转型升级。

城市品质实现飞跃性优化

中大隧道、京珠高速连接线快速化改造工程主线建成通车,高新互通立交全线贯通,兴业快线(北段)西线正式开放。投入12.48亿元完善市政路网建设,编制珠海高新区慢行系统专项规划方案,淇澳岛旅客集中接驳站建成运行。2023年,珠海高新区着眼城市提质、交通提速,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有力有效推进旧村改造项目,重拳整治黑臭水体和问题河涌,生态岸线比例达100%。“一心两轴五片区”城市空间格局全面构建,城市功能品质实现飞跃性优化。

百千万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

唐家湾镇在全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美丽圩镇示范镇建设中荣获双第一,强势上榜“2023镇域经济500强”,排名第31位。全区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超1.23亿元,同比增长13.85%。2023年,珠海高新区着眼“百团大战、百花齐放”,“百千万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国企+村集体”联动发展模式被纳入省“百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在全省推广,红花山森林公园荣获年度全省林长绿美园称号,高新区代表珠海竞逐“绿美广东竞风华”,荣获全省十强。

企业服务质效提升

升级“高新i企服”打造24小时线上服务平台,编制珠海高新区“拿地即开工”标准工作指引,推动英搏尔、天成等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创新提升“一站式”企业服务机制,成立珠海高新区产业金融服务超市,构建起“1+N”孵化载体企业家服务站体系,制定全国首个“企政服务”地方标准。2023年,珠海高新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区458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203项公共服务事项基本实现网上办理。“广东珠海高新区企业综合服务标准化试点”成功入选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改革攻坚取得突破性成效

2023年,珠海高新区改革攻坚取得突破性成效。《珠海经济特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正式公布,“一区多园”体制机制改革迈上新台阶。全面推行法制审查提前介入和容缺受理机制,平均时限从5天缩短至2天,动态调整下放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职权425项。

群众安全感位于全市第一

投入1600万元实施150个“民生微实事”项目。建成幼儿园5所、小学2所,新增学位5040个。以三甲医院标准动工建设珠海市香山医院。发放就业创业补贴近1400万元,惠及超5000人次。2023年,珠海高新区人民生活得到持续性改善,民生支出29.1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8%。唐家派出所获评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群众安全感调查连续3年位居全市第一。

全面从严治党得到根本性加强

开展“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四大行动”,扎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践行“四下基层”,结合大兴调查研究常态化深入一线摸情况、谋项目、督工作。一批企业获评省级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党建工作示范点。

2024年,是高新区打造珠海培育、壮大、应用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起步之年。全区将构建科技创新、产业振兴、人才激励、场景应用“高质量发展四大支撑”,以担当尖兵、实现跨越的信心和决心建设未来科技城,奋力打造未来技术策源地、未来产业先行地和未来城市样板地。

根据工作部署,2024年珠海高新区(唐家湾主园区)经济增长的奋斗目标为8%,将重点聚焦“1+10”高质量发展目标,即锚定建设未来科技城中心任务,重点在10个方面担当尖兵、实现跨越,奋力谱写珠海高新区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一项中心任务

建设未来科技城

十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在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担当尖兵、实现跨越。要全方位打造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高新节点,全力打造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轴,积极对接“湾区通”工程,用好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深化港澳经贸合作。

(二)在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担当尖兵、实现跨越。要坚持提升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并举,在低空经济、6G通信、人工智能、数字孪生、云计算等未来产业上率先突破;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招大引强力促项目落地,高效打造一批旧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示范项目。

(三)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担当尖兵、实现跨越。要在“两高”融合、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服务上求突破,打造集人才培育、创新策源、产业转化于一体的专业化科技创新载体,支持各类创新主体联合建立研究开发平台、技术转移机构和中小试基地等,精心打造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海外聚才、赛会引才、校地融合五大人才平台。

(四)在加力提速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上担当尖兵、实现跨越。要打造“百千万工程”高新样本,实施“村村有产业”“村村有物业”“村村有亮点”工程,系统打造文旅融合典范村、产业转型示范村、生态文明标杆村、数字治理先行村等一批典型村、特色村。

(五)在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上担当尖兵、实现跨越。要全域性打造未来科技城,优化“一心两轴五片区”城市空间格局,建设培育有活力和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商业街区,超前布局建设智慧路网、智慧管网、智慧水务、智慧无人系统监管服务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

(六)在打造东部门户交通枢纽上担当尖兵、实现跨越。对接南珠(中)城际动工建设,推进珠海北站、唐家湾站及后环站三大轨道交通枢纽站城一体化开发。拓展水上客运新功能,将唐家港打造成文商旅产及港城一体的综合枢纽。优化高新区“五横六纵”路网骨架,加快商业建筑、交通枢纽(场站)、公路沿线服务区(站)等场所充电桩建设。

(七)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上担当尖兵、实现跨越。要持续深化“一区多园”体制改革,用好《珠海经济特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加快构建各分园区创新有力协同、产业错位布局、资源高效配置的创新体系;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加快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扩大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八)在深入推进绿美高新生态建设上担当尖兵、实现跨越。要精准推进绿美建设,抓好红花山公园绿美广东生态示范点建设,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新建改建一批高品质公园,完成城乡截污纳管、集中处理等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园区循环化、绿色化改造。

(九)在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上担当尖兵、实现跨越。要打响香山留学文化发源地品牌,布局建设以留学文化为重点的唐家湾历史文化古镇,把珠海留学文化馆打造成为全球留学人员的精神家园;依托唐家古镇、会同古村、淇澳红色美丽乡村,发展“观光+采摘”“民宿+非遗”等新型消费模式,打造一批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文旅消费爆款。

(十)在增强民生福祉上担当尖兵、实现跨越。要持续打好基础教育学位攻坚战,加快建设珠海市香山医院,构建普惠多元的托育服务网格和养老服务体系,加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和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