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群工作部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400MB2D927803/2024-00046 分类:
发布机构: 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群工作部 成文日期: 2024-03-20
名称: 珠海高新区“唤醒”土地资源,厚植新质生产力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3-26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珠海高新区“唤醒”土地资源,厚植新质生产力

发布日期:2024-03-26  浏览次数:-

      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珠海高新区苦练“内功”,积极寻求创新途径,以“永丰模式”破题高质量发展,“唤醒”更多土地资源蝶变升级,提升存量土地资源效能,打造高质量的产业新空间,让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让新质生产力植入发展基因。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土地、人才、服务、资本等“活水”灌溉。

      一边是低效用地长期闲置,另一边是产业发展急需的土地资源不足。面对土地资源“沉睡”和“紧缺”双重难题,2023年年初,珠海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认真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部署要求,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确定以永丰股份合作公司7宗低效闲置的12.4万平方米留用地开发建设为试点,创新提出“国企+村集体”合作“土地流转+物业分成+统一运营”的“永丰模式”,携手区属国企珠海市高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建设5.0产业新空间。

       走进港湾7号·智造超级工厂,一栋栋高敞明亮的标准化厂房鳞次栉比。“这个位置以前是外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的两栋旧厂房,如今已经蝶变为现代化的产业园区。”珠海高新区唐家湾镇永丰股份合作公司董事长林顺有介绍说。

      通过实施“永丰模式”,永丰股份公司物业租金由320万元/年预计可提高至3000万元/年,建成后村民分红预计每年达2万余元。截至目前,港湾7号·智造超级工厂一期、二期已签约55个项目,园区已正式投产企业超40家,新增规上企业约10家。随着一个个“科技自强”项目结伴入驻,园区源源不断迸发新质生产力。

     在东岸社区,随着东岸留诗山片区旧村更新项目建设的加快推进,一幅宜居宜业宜创宜游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东岸留诗山片区原为村民住宅、村集体工业厂房聚集区,早期建房无统一规划,用地类型杂乱,各项配套缺失,矛盾日益凸显。为尽快改变现状化解矛盾,珠海高新区唐家湾镇大力推动东岸留诗山旧村改造,向现代化村庄建设迭代升级。

     东岸旧村更新项目用地面积17万平方米,居民获得回迁住房面积约5.6万平方米,预计2024年底全部村民可入住精装交付新家园;通过更新安置补偿集体经济组织近8万平方米商业回迁物业,村集体租金收入将从300多万元/年增至2000万元/年以上,村民年终每股分红将从2000元/年增至10000元/年。

     去年9月15日,珠海高新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重点项目——那洲布料城升级改造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既是高新区落实“百千万工程”的强基立柱攻坚项目,也是推动“村村有物业”、集体经济“强筋壮骨”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

     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那洲布料城,曾是珠三角地区建成较早、规模较大的布匹集散地之一。近年来,由于产业形态落后、经营方式单一,那洲布料城逐渐成为地理和发展的双重“洼地”,土地使用效率低,不符合珠海高新区产业发展方向,升级改造迫在眉睫。

     改造后的那洲布料城将蝶变为30万平方米的高标准产业园区——港湾9号·未来智联工厂,将聚焦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核心设备两大高附加值、高科技的核心产业,助力珠海高新区制造业升级,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催生培育新质生产力。那洲布料城升级改造项目正是“永丰模式”的推广复制,建成后社区集体每年的分成收入可大幅提升。合作期满,项目用地及地上建筑物无偿移交给村集体。

     2023年,珠海高新区“国企+村集体”共建的“永丰模式”被纳入省“百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在全省推广。除集体收入和分红外,现代化的产业园区还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自主创业机会,配套餐饮等基础设施也将进一步丰富社区业态,使得社区更有活力、发展更有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