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无定法,各展所长—高新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开展11月主题教研活动

2021-12-10 09:48 发稿人: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及新课程实施要求,高新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于2021年11月24日下午在金鼎中学录播室开展研讨课活动,全区初中道德与法治老师齐聚一堂,共同交流。
       本次活动以黄璟云老师和李莉老师的课堂为载体,采取不同上课形式,或融入信息技术,或融入情景教学,从不同的角度探寻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与“学”。
       黄璟云老师的课结合跨学科融合理念,利用现有信息技术,课前通过QQ群将制作好的导学案(同时发放纸质版导学案)推送给学生,学生收到任务后自主预习,并在指定时间内完成预习任务。课堂中利用ForClass平台,分发学生每人一台平板,以问题驱动学生,即时实现互动,即时反馈情况,将统计结果立刻通过图表显示出来,引导学生直观的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从平时学习生活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李莉老师在讲授学习的苦和乐的时候采用辩论赛的形式,一方面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统筹思辨能力,另一方面辩论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体验辩论带来的快乐,让学生在辩论中体会到“学习是苦乐交织的一个过程”。在讲授学习的方法时,李老师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困惑,拍成微视频,让学生从他人身上看自己,认识到对待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端正的态度、坚强的意志,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发学生共鸣。
       在随后的评课环节中,老师们肯定了两位老师的优秀课例,都认为两节课都以学生为主体,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沉浸在课堂中,从中收获了成长。无论是从教学手段的运用还是到教学环节的设计两位老师都作了精心的准备,切切实实把本次活动作为交流与提升教学水平的平台,激发了教师们对新课程的研究与探索。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课堂模式,有利于协助教师合理调控课堂教学活动,跟踪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进度与及时评价,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灵活多变,打破了学习的宽度和广度局限;合理创设课堂情境的课堂模式,有利于学生沉浸课堂教学,从切身体会上引发共鸣,潜移默化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更好落实立德树人。
       教无定法,各展所长。高新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将继续开展专题研讨、现场展示、交流学习等行动,探讨课堂教学新样态,提升高新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