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为期两天的2021年第十六届“中国芯”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顺利召开。12月21日,由珠海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办公室联合广东省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举办以“芯片牵引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分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企业代表共60余人参与。
坚持产业第一支撑,
为企业发展营造友好型环境
论坛由珠海南方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主任赵希军主持。珠海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建海在致辞中介绍了珠海高新区自身产业优势和区域禀赋,以及今年初出台的《珠海高新区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并欢迎企业家到高新区投资兴业,高新区将全心服务、全力推进优秀企业落户发展。
一直以来,珠海高新区高度重视产业的集聚发展,培育了金山、健帆、全志、炬芯等明星企业,形成了软件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特色产业集群。特别是在集成电路领域,已聚集设计、材料、封测、设备及制造等全产业链条企业近100家,发展势头强劲,近三年产业年均增速超15%。
未来,珠海高新区将坚持产业第一支撑,围绕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精准招商,做大做强集成电路产业,打造成为珠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标杆示范区。
聚焦核“芯”话题,
行业大咖畅谈产业创新发展
论坛邀请了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总经理黄少锐、珠海市一微半导体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姜新桥、广州万协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礼宇等在内的7名企业家先后发表主旨演讲,围绕“5G芯片行业发展趋势及技术挑战、RISC-V产品开发与实践、SLAM专用芯片、AloT芯片”等方面,共同探讨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为产业发展谋划可行路径。
目前,CPU市场主要被X86和Arm架构所垄断,而我国想要打破这个局面实现自主可控,开源的RISC-V架构将是一大机遇和发展方向。在未来世界主流CPU架构格局中,RISC-V架构将有望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一。此外,5G/Auto/AI/IoT的大力发展,也推动着芯片的规模越来越大,芯片的复杂度越来越高。行业内专家们针对影响芯片前端技术最难挑战、最热趋势、最新技术以及最有效的解决方案等展开了热烈讨论。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总经理黄少锐从RSIC-V发展推力的思考、RSIC-V架构现状的探索、RSIC-V产品应用的实践、RSIC-V行业赋能的展望等4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珠海市一微半导体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姜新桥则以“SLAM专用芯片让移动机器人无处不在”为主题,围绕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的技术、应用、前景等,阐述了如何让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中从一个未知位置开始移动,如何在移动过程中进行自身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建造增量式地图,从而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定位和导航。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资深SoC芯片总监邹飞在“5G芯片行业发展趋势及技术挑战”的主题分享中,从关键IP、低功耗技术、架构创新、物理实现技术4个方面,分析了5G芯片设计关键应对技术的挑战和展望。
广州慧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术市场经理陈泽岩表示,随着5G的到来,射频前端芯片数量激增,采用分立方案已经不能满足800平方微米以下的布板面积,由于面积受限,集成方案Phase7/7L已成为主流。
参与论坛的专家和企业代表纷纷表示,演讲内容精彩纷呈,希望接下来能够与更多学术界及产业界同行开展更广泛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芯片技术不断向前发展。至此,随着各分论坛活动的顺利结束,第十六届“中国芯”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也正式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