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动态:视导把脉,奋楫笃行—市、区教育教研部门赴中大附中开展新中考背景下义务教育学校课堂教学状况暨作业控量提质专项调研

2022-05-12 14:32 发稿人:

       4月19日,为掌握新中考背景下义务教育学校课堂教学状况,落实作业控量提质要求,扎实推进教学与课堂改革,高新区社会事业局邀请珠海市教育研究院专家团队入校开展课堂教学状况、作业控量提质专项调研工作,重点指导初三备考。内容有推门听课、课堂教学诊断、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学生作业检查等。市教研院专家团队19人,区教研员团队10人及中大附中学校教师参加此次调研活动。
       市教研院专家团队和区教研员、骨干教师30余人分18个小组深入年级教室进行随堂听课,听课学科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和历史七个学科。课后,市教研院专家团队和区教研员及附中学科组长、备课组长、上课教师分学科进行评课。专家引领学科教师们就教学目标设置与评价、教学情境创设与反思、学科素养落实与渗透、信息技术应用与效果、深度教学开展与实施、中考科学备考与创新、作业设计质量与时长等方面进行交流。随后,市教研院专家团队查阅中大附中学科组、备课组计划,集体备课资料以及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情况。
       接着,市教研院专家、对本次专项调研活动进行集中反馈。专家团队代表珠海市教育研究院义务教育研究室王宜祥主任从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和集体备课三个方面进行反馈。认为教师课堂教学紧扣课程标准,能够围绕统编教材编写理念的实际要求设计教学活动,教学目标设置清晰,重难点把握到位,教学环节合理有序。初三的课能够关注学生的备考实际,符合中考备考的常规复习要求。作业布置恰当,有分层作业,教师作业批改反馈及时,能多给出等级和评语,但学生作业订正习惯需要加强且教材素材使用不够充分,只有练习册的作业,没有作业本,建议在学生作业中渗透教材教参的习题和练习。集体备课工作计划细致详实、条理清晰,较好地发挥集体智慧,备课组教师对教材的认识深刻、全面,教学设计既能较好的把握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又能凸显“双减”政策下,中大附中的教学特色,但初三备课组集体备课不充分,特别是复习课存在一人一案的现象。
       最后,王主任对中大附中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希望教师在认真学习领会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标精神的基础上,及时转变观念,努力给学生搭建学习支架,通过单元整体教学和适切的教学环节,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质疑、主动回答问题,帮助学生建构自我学习模式,突破中大附中学生学习的瓶颈。二是要把眼界放远,避免一味以“考什么,就复习什么”作为备课和备考的依据,要着眼于提升学生素养,教师的备课授课应在研读和熟悉新中考相关文件和要求下,大胆探索,努力创新。在课堂教学上,精选习题,注重由浅入深;在课后辅导上,抓好落实;在学生活动上,激趣创新、扩大参与面。三是结合中大附中教师群体构成特点,通过挖掘青年教师潜力,鼓励青年教师探索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践,打造青年教师的拿手课,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四是扎实搞好校本教研,提高教研效率。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并使全体教师养成互相学习,乐于交流的良好备课方式。五是加大作业设计研究,提升作业设计质量。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学梯度,设定科学合理的作业目标、作业内容和作业形式等,设计具体明确、可测可评的学生作业,真正做到“控量提质”,发挥作业育人功能。
       视导把脉,奋楫笃行。此次活动既是市级调研活动,也是我区教育视导活动,活动给我区中考备考学校进行了提点拨动,接下来我区教育教研部门将引导督促备考学校就专家给出的意见建议进行对标落实,争创中考佳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