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市一季度经济运行持续稳步恢复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珠海市一季度经济发展情况如何?

2021-05-16 09:39 发稿人:

  5月14日下午,2021年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召开。会上,市统计局、市发展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拱北海关、市财政局以及横琴新区、香洲区、金湾区、斗门区、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先后作汇报。

  一季度,全市统筹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落实能耗“双控”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供给侧生产加快恢复,需求侧投资和消费稳步恢复,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26.47亿元,同比增长18.8%,分别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全省0.2个百分点。

  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826.47亿元

  同比增长

  18.8%

  一季度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同比涨幅较高

  受春节就地过年带动及上年同期基数因素影响,一季度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同比涨幅较高,扣除基数影响增速趋于合理区间。

  一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26.47亿元,同比增长18.8%,分别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全省0.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3.9%,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7.9%,完成年度目标时间进度为2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8.76亿元,同比增长38%,两年平均增长4.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9.4%,完成年度目标时间进度为22.8%;固定资产投资额464.50亿元,同比增长26.8%,环比2020年四季度下降32.9%,两年平均增长7.5%,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5.5%,完成年度目标时间进度为19.3%。

  一季度,珠海市经济财政形式复苏向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8亿元,同比增长22.6%,高出全省增幅(12.9%)9.7个百分点,总量居全省第5,增幅居全省第9位、珠三角九市第5。一季度22.6%的增幅,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31.9%,两年平均增长10.9%,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23.0%,完成年度目标时间进度29.7%。

  一季度,我市消费加快恢复,呈现良好开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3.93亿元,同比增长38.1%,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下降5.6%,两年平均增长3.7%,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7.6%,完成年度目标时间进度为25.8%。

  “淡季不淡”,外贸进出口迎来“开门红”。一季度,我市外贸进出口总额788.80亿元,同比增长43.4%,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5%,两年平均增长8.8%,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8.5%,完成年度目标时间进度28.9%。

  一季度,我市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1.63亿元,同比增长30.2%,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05.5%,两年平均增长7.2%,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4.9%,完成年度目标时间进度为44.7%。

  在珠三角城市中,一季度,珠海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速均位列珠三角第6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和增速分别位列珠三角第7位和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和增速分别位列珠三角第5位和第7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和增速位列珠三角第9位和第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和增速均位列珠三角第5位;外贸进出口总额总量和增速分别位列珠三角第4位和第3位;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和增速分别位列珠三角第3位和第6位。

  从40项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指标分析,影响我市一季度经济形势的长板指标主要是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商品房销售面积、电信业务总量和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等指标增速,影响权重合计为32.2%,分别拉高经济增速2.54个、0.98个、0.21个和0.17个百分点。

  短板指标主要是批发业销售额、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和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增速,同比分别增长26.2%、11.2%、4.3%和11.4%,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9.2个、23.2个、7.9个和16.1个百分点,影响权重合计为15.4%,分别拉低经济增速0.71个、0.41个、0.36个和0.23个百分点。

  同时也要看到,我市也存在影响经济增长的压力面,包括经济恢复性进程中存在行业间不平衡现象、工业缺乏大的新增项目支撑,转型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外部性因素影响后续经济增速、房地产投资需求抬头或将挤压实体经济和消费复苏空间等方面。

  珠海外贸迎来“开门红”

  一季度,珠海外贸进出口呈现出贸易结构持续优化、贸易伙伴日益多元、民营企业活力进一步提升、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近八成、多项大宗商品进口强势增长等特点,迎来“开门红”。

  1-3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788.78亿元,同比增长43.4%(全国8.47万亿元,29.2%;全省1.8万亿元,33.4%),增速在全省排第7位,总量排第5位,完成省建议工作目标28.8%,超过时间进度3.8个百分点。

  一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实际吸收外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43.4%、32.4%、38.1%,比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8.5%、20.7%、7.6%,两年平均增长8.8%、7.2%、3.7%。

  我市民营企业活力进一步提升,一季度珠海市民营企业进出口374.5亿元,增长77.3%,占比47.5%,比去年同期提升9.1个百分点,超越外商投资企业成为珠海第一外贸经营主体。

  一季度,我市吸收外资增长较快,招商引资开局良好。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704个,同比增长43.4%;实际吸收外资81.77亿元,同比增长32.4%(全国3024.7亿元,39.9%;全省411.5亿元,33.7%)。增速在全省排第17位,总量排第3位,完成省建议工作目标(190.5亿元,7%) 42.9%,超过时间进度17.9个百分点。吸收港澳资本分别为10亿、1.3亿美元,占比97.8%。新签约重点产业项目36个,投资总额326.98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26个。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3.93亿元,同比增长38.1%(全国10.52 万亿元,33.9%;全省1.1万亿元,32.1%)。增速在全省排第2位,总量排第12位,完成省下达建议工作目标(985.75亿元,7%)25.8%,超过时间进度0.8个百分点。

  此外据统计,一季度全市一般贸易进出口514.7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出口292.4亿元,同比增长54.5%;进口222.3亿元,同比增长75.6%。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195.7亿元,增长27.5%,占24.8%。

  近年来我市贸易伙伴日益多元,一季度,东盟、欧盟、我国香港地区、韩国为珠海市前四大贸易伙伴,分别进出口136.9亿元、98亿元、71.1亿元、69亿元,分别增长47.6%、50.6%、21.4%、114.6%。此外,珠海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增长44.5%、45.9%。

  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显著

  记者从会上获悉,珠海市一季度经济运行有以下亮点:经济基本盘总体稳定、供给侧生产加快恢复、需求侧“三驾马车”均稳健上升,从民生领域看,“六稳”工作扎实推进,“六保”任务全面落实。

  记者梳理发现,一季度经济虽处于上升周期,但与去年相比行业构成和贡献率方面有变化。就增长速度而言,第二产业同比增速最高达29.8%,而第一产业同比下降0.8%,第三产业增速居中达13.4%。就产业结构而言,一季度与去年全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提高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5.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5.5个百分点。就行业贡献率而言,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1.1%,其次为房地产业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贡献率分别为15.3%和10.5%,以上三个行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的贡献超过三分之二。

  一季度,我市供给侧生产加快恢复,其中工业生产稳中向好,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显著,是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最主要行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88.76亿元,同比增长38.0%,分别高于全国13.3个百分点、全省9.1个百分点,居珠三角第3位、全省第6位。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去年提升44.1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9.62个百分点,较去年提升9.41个百分点。

  从民生领域看,“六稳”工作扎实推进,“六保”任务全面落实。一季度,我市九项民生支出113.9亿元,同比增长15.7%。3月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2.39%,控制在年度目标3%以内。截至3月末,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738人,完成年度目标的29.1%。一季度,全市新增商事主体1.16万户,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至-0.3%,已连续两个月呈下降态势。

  各区一季度经济运行整体情况

  2021年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相关负责人还介绍了各区一季度经济运行整体情况。

  横琴新区一季度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速均达两位数,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建筑业、金融业和营利性服务业。其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6.39亿元,同比增长51.6%;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额完成9.98亿美元,增长3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3亿元,增长29.6%;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18.5亿元,增长21.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112.58亿元,增长17.7%;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4.25亿元,增长14.0%;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3.99亿元,增长12.9%。全区市重点建设项目共安排127项,年度计划投资351.54亿元(含地价),一季度,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8.92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为28%,超时间进度3个百分点,其中涉澳项目完成投资35.76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46%。

  香洲区一季度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制造业、金融业、批零住餐业、房地产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9.64亿元,同比增长20.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2.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4.9%,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固、稳中向好态势。主要特点包括:制造业发展稳步提速、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城市更新全面推进、服务业及消费逐步恢复等。其中香洲区工业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为43.5%。重大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6亿元,批发、零售额分别增长40.6%、46.8%。

  金湾区全区经济形势总体恢复较好,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工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工业经济、制造业呈恢复性增长一季度,金湾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45亿元,同比增长20.1%;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实现近30%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1.6%,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64.2%;航空港口联运效益明显,机场旅客、货邮吞吐量、高栏港港口吞吐量分别增长50.7%、33.6%和12.7%。

  斗门区一季度大部分主要指标同比增速较高,扣除基数影响,主要指标增势平稳。地区生产总值95.34亿元,同比增长15.8%;固定资产投资66.35亿元,增长32.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增长11.2%。经济稳定恢复成效持续显现,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86.9亿元,增长24%;完成工业增加值42.63亿元,增长30.8%;高技术制造业等方面产值也有所增长;农业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都有不同程度增长,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外资外贸和招商引资平稳。

  高新区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回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2%、两年平均增速12.9%,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显优”发展态势。从供给角度来看,工业经济快速复苏,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7%。产业质效快速提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产业同比增长超40%。从需求角度来看,高新区一季度有效投资高速增长,工业投资8.2亿元、同比增长25.9%,同时,外需外贸持续增长、商业消费逐步恢复。从协同指标来看,高新区一季度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用电结构不断优化,市场主体、居民就业稳定增长。

  (摘自2021-05-16《珠海特区报》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