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飘香、玉盘生辉。9月22日晚,由珠海高新区社会事业局主办,珠海高新区(唐家湾镇)文化中心承办,鸡山社区居委会、鸡山股份公司协办的“我们的节日·中秋”辛丑年鸡山牛歌中秋对歌会在鸡山社区文体广场举行。
“今晚歌堂系我开,吹箫打笛引郎来。引到郎来跟我唱,一同唱到热头红。”“英明领导党中央,富民强国指航向……开拓民族复兴路,百年华诞谱新章。”东西两边长凳对歌擂台已在习习秋风中摆起来,五声音阶徵调式的民歌,曲调优美,朗朗上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对歌内容与时俱进,除传统内容外,还融入了歌颂党、庆祝党生日的内容,表达了鸡山居民红心向党、永远跟党走的坚定理想信念。对歌现场其乐融融,优美熟悉的牛歌曲调传遍了这座始建于宋朝的古村的每一个角落。
作为唐家湾特有的庆祝中秋传统节日的民间习俗,鸡山牛歌中秋对歌会源于明末,盛于清中。中秋对歌会所唱之鸡山牛歌,原是牧牛人在田间闲时自编自唱的一种民谣,后得当地人普遍喜爱,逐渐从民谣发展成为一种小调,并在中秋之夜出现了对歌的情景。而后,这种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逐渐成为该村的节庆民俗,成为当地人庆丰收、贺团圆的民间文化活动。其目的不在于争胜负,只为讨个吉利,图个兆头,其胜负结果只为预测翌年“鱼虾大汛——好江海”或 “五谷丰登——好收成”。
在珠海高新区积极开展“非遗”挖掘及传承工作的努力下,鸡山牛歌中秋对歌会的传承越来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喜爱。2007年中秋,由该区文化中心、鸡山社区居委会牵头,中秋对歌会再次举办,使得这一优秀民俗重现当年风采,并一直延续至今。2009年,鸡山牛歌中秋对歌会入选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2年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今年,珠海高新区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围绕打造“我们的节日”的主题,结合中秋节庆开展鸡山牛歌中秋对歌会,将民间传统节日与民间赛歌、民间创作以及非遗进校园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多方位、多渠道展示,更好地推广、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自2021-09-26《羊城晚报》第ZXA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