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总是结伴而行;区域的胸襟与气魄,来自使命担当。
湾区潮涌,风满帆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开局一年来,持续焕发出蓬勃生机。一年来,围绕《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横琴方案》)赋予的定位、目标、任务、蓝图,珠海高新区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自觉从政治上、大局上谋划推进各项工作,充分发挥高新区与港澳创新相融、产业互促、载体共建的先发优势,以更大格局、更宽视野、更高站位,增强改革协同、促进创新合作、深化产业共建,举全区之力支持好、服务好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同时,以支持合作区建设为牵引带动全区全面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当好珠海高质量发展的龙头,为珠海加快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贡献高新力量。
研发合作+政策扶持
在改革创新联动上主动作为
大胆改,敢创新,是横琴这座活力岛的底色。而追高逐新,则是珠海高新区的奋进基因。
为更好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高新区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高新区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联动实施方案》,在高端人才引进、招商平台共建、创新资源对接、创新型产业培育、跨境电商合作、金融支持协同等多方面加强联动,并及时总结推广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成果,在全区上下营造良好的改革创新氛围。
《横琴方案》明确要率先在改革开放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创新。自横琴高新技术和科技研发园区9.45平方公里纳入高新区范围以来,高新区率先推进国家高新区“一区多园”高质量发展模式和高效能治理体系改革,改革成效得到科技部火炬中心充分肯定,为携手合作区探索更深层次改革开放构筑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强劲动力。尤其过去一年,珠海高新区在推进重点任务改革和立法工作上创新突破,为产业和企业发展营造了更优环境。
“未来,高新区将继续探索实施一批配套型、服务型、延伸型改革,与横琴合力打造区域创新体系典范和高质量发展共同体。”珠海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横琴方案》共计21次强调“创新”,明确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点。而高新区被赋予打造珠海创新发展主战场、高质量发展龙头的重要使命,创新驱动属性不断增强,创新投入的强度、创新平台的质量、创新产出的数量、创新主体的密度、创新人才的丰度均显著提高,有着支持服务横琴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的坚实基础、强劲动力。
近年来,随着珠海高新区不断完善港澳项目孵化平台,加快推进政策扶持,吸引越来越多的港澳创新创业人才扎根于此。“作为一个在内地创业的澳门人,我非常注重政府搭建的平台和服务。珠海高新区是我们澳门科创型企业的首选之一,希望有更多澳门人和我一起在高新区共同发展。”广东致远未来教育测评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致远未来教育”)技术总监林德钦表示。
创业启动扶持资金、每年仅收取1元租金、完善的商业生活配套……在港湾1号科创园内,建有1万平方米的港澳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这里是珠海孵化港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鼓励港澳科创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之一。致远未来教育便落户于此,这家年轻的公司成立于2020年1月,经过近三年的发展,公司已初具规模。该公司CEO刘奉来介绍,公司不仅获得了珠海高新区资助的启动资金20万元,并享有每年仅收取1元租金的场租优惠。“租金优惠降低了创业成本,让我们有更多资金投入到自主创新研发中。”刘奉来说。
入驻港湾1号港澳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的大气(广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珠海市2020年重大人才科技引进项目,公司创始人、总经理袁国威带领科研团队联合攻关,不仅研发了高效富集、催化氧化的新型环保材料,还有望突破我国在VOCs污染治理材料和装备上的技术瓶颈,同时正极力拓展科研项目在市场上的应用。
“珠海高新区具有毗邻澳门的区位优势,加上场地减免、人才引进、住房保障等政策支持,使得我们企业短短两年就实现了多个技术攻关,让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袁国威表示,他最近正忙着一个新的技术鉴定,同时还在准备一个与港澳科研机构合作研发的新科创项目。据悉,该企业已获港澳专项基金1000万元扶持,是高新区首个港澳专项基金扶持项目。
作为距离澳门最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珠海高新区融入大湾区建设正按下“快进”键:后环片区城市设计国际招标工作顺利完成;与华为共建智慧视觉创新示范城;截至今年8月底,全区共有港澳企业407家,其中港澳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累计引进培养港澳人才创办企业53家;珠海中科先进院与澳门大学共建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与香港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建省级粤港澳联合实验室……
接下来,高新区将携手横琴共建大装置、大平台、大载体,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为牵引,围绕“天琴计划”、省南方海洋实验室等布局“深空”“深海”科研基础设施集群,与港澳地区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3个联合实验室,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院所对接,全面提升源头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支持港澳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其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分部与高新区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在深空、物联网、电子元器件等领域开展精准化定制化科研攻关协作;用足用好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科学研究数据跨境互联互通政策优势,推动形成“横琴基础研究+高新产业应用”“横琴算力服务+高新数字产业”等一批科技攻关和产业赋能模式。
“高新区已将深化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打造重大科研装置和平台、推进与合作区交通基础设施等支持合作区建设的有关工作,列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要工作任务和深化改革工作重点内容,举全区之力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珠海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三个协同+乘数效应
在产业集聚联动上主动作为
《横琴方案》提出,要聚焦发展新产业,着力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利用珠澳两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实现珠澳两地产业优势互补、融合提升。
在新一轮的产业大发展中,珠海高新区以“一个办公室、一个规划、一个专项政策、一个基金、一个园区”“五个一”模式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3+3+1”创新型产业体系,有着对接、支持和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新产业的坚实基础、强劲动力。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可考虑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引进和布局一批“研发在横琴、生产在珠海高新区”的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企业,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新材料、新能源、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医药产业。
近年来,以金山办公、远光软件等企业为龙头的信息应用技术创新产业在珠海高新区发展势头良好。为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高新区企业远光软件充分发挥其多年来在区块链技术研发与应用探索经验,致力于探索如何以区块链技术实现粤港澳三地数据互通、互证、互信,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赋能。
一方面,远光软件搭建了“大湾区公共服务平台”,携手澳门科技大学合作研发了“区块链电子学历应用管理平台”,实现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打通了粤港澳之间的学历互通壁垒,进一步推动大湾区的人才交流与智慧教育一体化发展,现已实际应用于澳科大;另一方面,携手澳科大联合开展《区块链货物跨境物流溯源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发展,以解决粤港澳三地物流信息不对称、跨境协作不连贯、报关手续繁琐、信息甄别困难等问题。
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奏响华彩乐章,高新区聚焦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四大产业深入加强招商协同、园区协同以及金融协同等“三个协同”,叠加形成“化学反应”“乘数效应”“撬动效应”,为产业高质量联动发展提供“硬支撑”。
在招商协同方面,珠海高新区创新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招商力量联动、招商资源共享、重大项目统筹等协同机制成效显著。今年以来,珠海高新区投入强劲力量、配备优质资源,加速招大引强、培优育强,全力构建“4+3+N”分区域、多兵团招商引资模式,坚持“主动出击、精准招商、创新模式、优化流程、提升服务”的工作方式,不断提高项目招引及落地效率,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
今年1-7月,高新区“产业第一”招商引资综合考评各项指标均排名全市前列,考评基础分居全市第一,超进度完成任务,专精特新优质项目、重大制造业项目招商成效尤为明显。1-8月,累计上报新引进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351个、亿元以上注册(制造业)项目90个、新引进投资额超10亿元项目14个、设备计划投资总额约232亿元,各项指标均居全市前列。
在园区协同方面,珠海高新区畅通协同合作渠道,加快建设广东省信创产业园、广东省大数据产业园和人工智能产业园等一批示范园区,高标准谋划60万平方米金银湾超级总部基地规划建设,加快国家级孵化器提容扩建,按照“低成本、高标准、规模化、配套好、运营优”标准建设300万平方米5.0产业新空间,以专业化产业空间对接承接大项目、大产业,协同做优做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集群。
今年以来,随着联东U谷·数字智造产业园、博创新型高效储能研产基地和大湾区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产业园、珠海大湾区智造产业园D片区、大数据中心二期、格创·芯谷等一批5.0产业新空间项目相继动工,珠海高新区园区聚集功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工业产业布局也将进一步优化,不断推助产业积聚联动发展跑出加速度、跑出新精彩。
此外,在金融协同方面,珠海高新区以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为牵引,设立了首期规模3000万元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专项基金,参与组建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设立的广东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设计子基金和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同时,探索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基金建立项目共投机制,支持横琴金融企业在高新区开展融资租赁、科技保险等特色金融服务,共同打造“投早投小投长”的科技金融生态,为产业联动发展不断注入金融“活血”滋养。
三个联动+畅通渠道
在人才服务联动上主动作为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产业第一”落实落地的重要基础。珠海高新区近年来不断升级人才政策,创新人才服务,真金白银“给力”兑现产业政策、人才政策,让人才扎根高新区“闯”有机会、“干”有舞台、“成”有空间。
作为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珠海高新区不断强化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开展引才、育才、稳才“三个联动”,大力吸引“高精尖缺”人才,为高端人才在横琴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服务。
一方面,珠海高新区借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简化人才签证政策优势,强化引才渠道联动,建立“国际人才-高新人才”引进机制,畅通“港澳人才-高新人才”流动渠道,支持横琴金融、会展、法律、会计等国际化专业人才服务高新区科技企业。
另一方面,珠海高新区还持续强化育才平台联动,全力服务澳科大研究生院和UIC校区新建扩建,支持设立基础研究学院学科,实施校企共同培养研究生计划;围绕人才“引育留用”,创新出台人才友好青年友好三年行动计划,每年投入人才专项经费3亿元,让青年人才在高新区实现“来无忧”“居无忧”“业无忧”“学无忧”“乐无忧”“留无忧”。
此外,珠海高新区还将在珠就业创业港澳青年纳入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范围,为港澳青年提供政策咨询、法律咨询、职业介绍、创业指导等服务,对港澳居民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使港澳居民在高新区就业和创业方面享有同等待遇。
如近日新开园的广东医谷(珠海)医疗产业加速基地,推出一系列鼓励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港澳青年来内地创新创业、筑梦成长,让港澳及海外青年享受到优质贴心的创业创新服务,同时打造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政策申报等服务,从资金扶持、平台搭建、人才奖励等方面全方位支持澳门青年创新创业。
为提升港澳青年在高新区创业发展的信心和底气,高新区还专门成立了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法律服务站,有效结合政策解答、法律咨询、代理文书、专利保护、企业顾问、法律培训等工作,探索形成“一个窗口、六大服务项目”的法律服务新模式,为港澳创业青年和创业团队免费提供精准、高效、便捷、贴心的法律服务。
成立企业服务中心,为包括港澳青年人才在内的创新创业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实施特色产业人才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服务等“一卡通”制度,强化稳才机制联动,将《横琴方案》的政策红利转化成产业红利,人口红利转化成人才红利,确保国际高端人才和港澳青年人才在高新区留得住、发展好。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在奋进新征程的道路上,珠海高新区将始终牵手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开创联动发展新局面,奏响发展和鸣曲,全力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推动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珠海高新区澎湃新动力。
(摘自2022-09-16《珠海特区报》第2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