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随着覆盖在“珠海华发产业新空间控股公司”牌匾上的红绸被徐徐拉开,华发集团产业园区运营主平台正式落地,同时亮相的还有围绕珠海5.0产业新空间投资、建设、招商及运营服务的4个功能子平台。这是继全面启动162万平方米产业新空间项目建设后,珠海最大国企华发集团推动珠海实现“万亿工业大市”目标的又一重大举措。据悉,在“五位一体”模式下,预计今年年底将有共计242万平方米5.0产业新空间可投入运营。
30多台塔吊有序作业,电焊工、钢筋工、架子工、混凝土工争分夺秒交叉施工……10月的珠海,天气已微微转凉,但在位于珠海金湾区的平沙电子电器产业园里,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仅仅4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滩涂鱼塘、杂草丛生。如今,28栋高标准建设的厂房正在拔节生长,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成60%。
为了推动落实“产业第一”战略部署,今年4月,珠海市产业发展大会明确提出,今明两年珠海全市将统筹建设2000万平方米的高质量标准厂房,以破解产业空间不足的“卡脖子”问题,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空间。
华发集团承担了其中50%的新增产业新空间建设任务。至6月底,由华发负责的4个新建项目平沙电子电器产业园、珠海西站电子信息产业园、大湾区智造产业园D区、大数据中心二期已全面动工,总建筑面积162万平方米。截至10月26日,4个新建项目结构封顶厂房数量达14栋,同步已开展内部砌体施工,计划于11月初厂房全部封顶、11月中旬主体完工、12月底全面建成投入使用。
此外,华发集团积极对标5.0产业新空间标准,对80万平方米的华发·科创产业园项目进行提档升级,到年底将合计实现242万平方米的成熟空间投入运营。
华发构筑“五位一体”创新体系夯实珠海“产业第一”。今年9月中旬,在统筹好5.0产业新空间建设工作的基础上,为更好服务“产业第一”战略部署,华发集团迅速启动了产业新空间管理运营平台的建设工作。“通过整合全集团优势资源,超500名建设、招商、运营领域的骨干精英组成团队,专职负责统筹推进5.0产业新空间的投资、建设、招商、运营等全链条工作,形成全新的一体化工作格局。”华发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根据规划,华发集团将推动构建起具有核心竞争力、可复制推广的5.0产业新空间新模式,多措并举、多渠道发力推进招商引资,力争为珠海贡献工业产值约3000亿元,达到珠海2025年工业总产值万亿元目标的30%左右。
与此同时,边建设边招商,特色招商模式为珠海园区发展蓄足后劲。
“预计年底完成深度意向项目签约后,将实现招商落地面积超70%的目标。”在揭牌仪式现场,负责华发5.0新空间招商工作的珠海华发产业新空间招商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小星介绍说,5.0产业新空间建设启动以来,华发围绕珠海“4+3”产业体系,充分发挥集团科技、金融、城市三大集群的多元化业务格局以及全国化布局优势,多措并举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截至10月25日,华发5.0产业新空间已储备来自武汉、上海、杭州、深圳等地的意向企业115家,意向面积172万平方米,囊括了帝尔激光、中山德华芯片、诺华电子、波睿达生物、合众新能源、西啡科技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重点产业项目。115家意向企业分布于新能源、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大健康、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规划总投资342亿元,规划年总产值约760亿元。
(摘自2022-10-27《珠江晚报》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