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万顷闻涛声,满船清梦压星河。我国首个半潜式波浪能养殖旅游平台——“澎湖号”不仅是珠海海岛旅游的一个亮点,更大大拓展了人们对住宿的想象。从另类住宿到轻奢露营,再到主题生活空间,在珠海,单纯居住已升级为“居住+”,城市的“面孔”更加多元化,刷新了人们在珠海的沉浸式体验。更多的人因为与珠海的相逢,从此与珠海结缘,定居在珠海。
在“快”节奏中“慢”下来
在珠海淇澳岛,拥有200多年历史的荒废旧房在青牧及其团队的改造下,化身成陶艺为主题的慢生活美学空间“春山外”。半开放式的院子、楼上的天台被四周静谧的群山包围,时光骤然变慢。在这里,青牧过上了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淇澳岛是个很有生活气息的美丽岛屿,鸭子被村民牵着悠闲“逛街”,小狗“神气”地坐在游览车的副驾,时光在不急不躁中缓缓淌过。在这里,青牧打理民宿,在陶艺工作室里埋头创作器皿,“珠海兼具自然与都市感,在乡村和城市生活可以随时切换。淇澳岛上有游客,但不会喧嚣,颇似世外桃源:在这里,可以有很多个人空间,一个人做陶、发呆、喝茶,但又可以与外界保持联结,在人际关系中得到快乐。珠海这座城市的包容性,让人生有了更多可能性。”他说。
青牧原是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主攻神经生物学,走在科研路上的他目睹周围人之生活,每天都是拿数据、做实验、写论文,科研周期长且无法保障成果,他开始疑惑:“这样的生活似乎不是我想要的。”到底该过怎样的生活?这个问题困扰他许久。直至某一天,他翻阅一本杂志,美国洛杉矶女陶艺家的故事浮现眼前,陶艺家沉醉在陶的世界中,创作了灯罩、装饰品等各种作品,瞬间击中了青牧,“或许我也能如她这般生活”。
青牧开始“拜师学艺”,学习陶艺让他找到了未来的生活方向,他一度痴迷柴烧,醉心于有迹可循而又不可捉摸的艺术之美。作品是艺术品又是生活用具,他很喜欢这种“可触可感”的生活:一日三餐盛在陶器里,家常饭菜似乎都带上了一丝自然的气息,“器皿的意义,就在于它们与人们朝夕相伴的同时,带给人们愉悦感”。
2016年,青牧与搭档叶子来到珠海,共同创办了“春山外”,从此定居在珠海。开设陶艺工作室多年后,他回首当年的选择:“为什么会被女陶艺家的故事触动?很可能就是陶以及它所带来的慢节奏生活方式,很符合我的天性。”
在青牧看来,人应该有勇气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每当有朋友就器皿问题征求青牧意见,他总说:“每个人各有审美,互不相同,应该选择你最喜欢的那个。”生活亦是同理:人生要走的路,应由自己做主。
(摘自2023-9-7《羊城晚报》第ZXA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