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新新闻 > 媒体看台

“地下水厂+地上体育馆”打造城市新地标 珠海市北区水质净化厂二期项目地下结构预计今年可见

  人勤春来早,高新区科技创新海岸,珠海市北区水质净化厂二期及地面公共服务设施工程包围在连片产业园区中,节后施工正酣。完工后,项目不仅将全面提升珠海污水处理规模能力,还将以包括赛事级体育场馆在内的市政配套,为工作生活在珠西科学城的人才打造更具活力的家园。

  开春起步即冲刺,2月7日,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建设者们卯足了劲忙着推进钢筋加工、抗浮锚杆检测等作业工序,地下结构底板浇筑正进入高潮。中建三局珠海市北区水质净化厂二期项目执行经理方力告诉记者,项目已正式复工,按照目前的进度,有信心在今年8月完成地下室结构施工,届时可见整个地下全地埋式水质净化厂雏形。“我们编制了详细的方案,涉及人员安全意识强化、现场设备安全等方面,确保节后施工生产平稳可靠。”

  据了解,珠海市北区水质净化厂二期及地面公共服务设施工程总用地面积约7.1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5.48万平方米,计划打造为集水质净化、生态公园、资源整合、体育休闲、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城市新地标。建设内容包括位于地下的全地埋式水质净化厂,位于地面的游泳馆、体育馆、企业服务中心、公交首末站、水质净化管理用房等。体育馆设计容纳3100座席,计划配置篮球场、训练场和比赛用房,游泳馆观众座席可达1500个,计划配置标准比赛池、儿童戏水池等。

  方力介绍,按照设计,建成后水质净化厂完全位于地下,地面的体育场馆等设施将直接服务于公众,“这种地下污水净化厂、地上市政配套建筑集约用地的模式,在国内并不多见。”作为全市最大的全地埋式水质净化厂,在地下结构施工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15-21米深基坑工程和大量狭小有限空间密闭作业的安全管理难题,以及为满足污水处理需要设计的独特异形结构和高精度设备安装。为此,施工团队需要最大程度细化施工方案,做好预案,以确保工程拼出“全年胜”。该项目自2023年开工以来,目前已完成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主体基础灌注及基础抗浮锚杆等工序的施工。


  (摘自2025-2-9《珠江晚报》第02版)


附件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