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一、背景:社区需要文化建设,高校需要实践平台。
(一)珠海高新区范围内拥有4所高校,在校生7万多人,在拥有丰富教育资源的同时也有大量在校生需要校外实践平台。
(二)高新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各社区的常住人口中相当一部分为老年和学童,同时也有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这些人的总体文化素质偏低,业余文化生活也较为单一。
(三)高新区多个社区正在着力开展幸福村居建设,在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的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居民的精神文明水平,特别是要针对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外来务工人员组织形式多样、内容新颖文化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办法:建议:由政府主管部门、社区、高校三方合作开设社区课堂。
(一)政府主管部门是社区课堂建设规划的把控者,主要负责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指引。
(二)社区是建设社区课堂的核心关键,主要承担以下责任:
一是制定开办社区课堂的细化方案,并积极联系上级部门和高校寻求支持;
二是提供社区课堂所需的场所及必要用品;
三是利用基层与居民联系密切的优势,在社区居民中调查了解社区课堂的课程需求,开展宣传和动员,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课堂活动。
(三)高校作为社区课堂教育资源的提供方,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与社区合作:
一是以校内学生社团为主体,根据不同社团组织的特色提供课程,将社区课堂的授课作为社团特色活动开展;
二是与团委合作,将为社区课堂授课作为大学生志愿者公益活动的项目来开展。
三是在主管部门和社区提供实习岗位,接收在校学生实习,并由实习生直接参与社区课堂的组织和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