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触手可及”,“唐家湾记忆”非遗长卷这样玩转

2024-11-07 14:52 发稿人:

  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做春节节令茶果的画面其乐融融,足不出户沉浸式体验淇澳端午祈福巡游,沿途点击物品查看民俗故事…...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触手可及”。

  以上画面都能在“唐家湾记忆”非遗长卷中进行体验。为迎接“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珠海高新区文化服务中心与四维时代合作的“唐家湾记忆”非遗长卷试运行。观众只需通过手机打开网页,即可回到20世纪初,在导游“小唐”的带领下,以游玩体验视角“解锁”唐家湾人的生活图景,充分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春节的唐家古镇好热闹,看,村民们正围坐在一起,做春节节令茶果”。在虚拟导游“小唐”的带领下,观众通过一张数字长卷即可领略高新区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唐家湾记忆”非遗长卷主要采用手绘长卷+三维动画+音视频等数字技术,将珠海高新区鸡山牛歌、中秋对歌会、淇澳端午祈福巡游、唐家湾茶果、药线灸疗、金花诞、淇澳银虾酱、唐家三庙神诞系列、岭南苏裱(装裱修复)技艺等10个项目进行手绘创作,最后串连成一幅生动的非遗长卷。进入非遗长卷前,一个开篇动画带领观众“入境”,映入眼帘的是舌尖上的“非遗”——唐家湾茶果。

  作为珠海市唐家湾镇的一种民间小吃,数百年来,唐家湾茶果花式品种仍然流行于民间,长盛不衰。为了让观众充分感知这些非遗美食如何融入百姓生活,非遗长卷主要以动态创作进行场景演绎,如在开篇展示的春节场景,还原了唐家湾村民们围桌食用热气腾腾的春节节令茶果的欢乐画面,充满了亲情味与烟火气。通过点击画面热点,还能了解茶果的品种及其背后蕴含的美好希冀。长卷中更是设计了可爱灵动的导游“小唐”形象,观众只需滑动长卷即可跟随游览。

  除了美食类的非遗,淇澳端午祈福巡游、唐家三庙神诞系列等多项民俗类非遗也是丰富多彩。而传统技艺中的“岭南苏裱(装裱修复)技艺”,其根据岭南的湿热环境、易生虫蚁霉菌等特点,对岭南地区的书画作品保护工作大有裨益。在“唐家湾记忆”非遗长卷中,通过二维动画形式直观还原传承人精细修复书画的画面,并以科普的形式介绍材料选用、工具功能,让更多年轻人都能关注到技艺的传承传播,壮大非遗传承人的力量,让非遗真正“走出深闺、走进万家”。

  “唐家湾记忆”非遗长卷数字化项目正在运行中,市民朋友可通过“珠海高新文化网”微信公众号菜单栏打开小程序进行互动浏览。

  “唐家湾记忆”非遗长卷是珠海高新区文化服务中心联合四维时代继2018年首推“文物一张图”的又一个创新之举。此前的“文物一张图”由四维时代提供技术支持,主要采用自研数字孪生技术为高新区淇澳苏兆征故居、唐家瑞芝唐公祠、会同莫氏大宗祠等116处重要古建、村史馆、非遗传承基地和一批公共文化服务场馆打造的沉浸式游览体验,使党史学习教育更接地气,极大推动文博场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历史文化保护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