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新新闻 > 媒体看台

珠海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峥:搭生命之“桥”“通”向国际一流水平

  创业的不易,在李峥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创业初期,办公桌是借用的,旧沙发是别人留下的,就连出差时也只敢住一晚房费百元左右的酒店。

  2016年,李峥回国创立了珠海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从那时起,李峥的日常就没有了周末之说。每天早上8时30分,他准时来到公司,看文件、读资料,然后就在办公室、实验室和同事一起讨论工作进展。

  尽管创业艰辛,但留学归来的李峥深谙国内脑血管介入器材的困境,他立志改变现状,填补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空白,他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示,珠海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并顺利通过公示。这意味着,珠海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已成为一家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突出的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的优秀代表。

  埋下创业种子

  李峥从东南大学能源工程和测试技术专业本硕毕业后,带着对流体力学分析、材料学分析、固体力学分析的成就进入了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师从Clement Kleinstreuer 教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专项研究机械工程学。

  “那时的我真是如饥似渴,非常投入,几乎没有休息日,每天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教授对我这个博士很满意。”李峥说。

  从能源工程转换到医疗器械,对李峥来说,看似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那时,他从数据分析报告中了解到,在我国每年的血管类疾病患者中,脑卒中患者有2300万,排在第一位。如果这些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很可能面临残疾或死亡。

  “神经介入手术就是经由股动脉穿刺,将治疗器械送达病变血管处,通过取栓、扩张、栓塞等方式进行血管内治疗。使用植介入医疗器械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骨科疾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手术方式伤口相对更小,恢复更快,预后更好。”李峥说。

  但国内脑血管介入器材严重依赖进口,最大的特点便是“贵”,“贵”到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这激发了李峥的斗志,他决定要尽自己所能改变现状:“脑血管病治疗是与死神赛跑,早一分钟有研发成果,早一分钟造福人民。”

  一颗种子在李峥的心中悄悄埋下。

  开启创新之路

  2016年,李峥回国投身于创立本土神经植入品牌——通桥医疗当中。

  珠海高新区引入科技创新企业的诚意,促使李峥下定决心在当地发展事业。他说:“高新区让我们有一种很实在、很亲切的感觉,有问题立马解决,有需求立马落实,政府的承诺说到做到。”

  回忆起创业之初的艰难,李峥眼里依然有光。“公司刚成立时,场地不到50平方米,没有实验场地和研发场地,只有几台破旧的电脑。”李峥很骄傲地说, “就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开启了我们的国产创新之路。”

  有一次出差上海,为了节省开销,他们只敢选住一晚房费百元左右的廉价酒店,拜访客户也是倒两趟巴士、三次地铁。李峥笑着说:“同行的金飞龙睡觉打呼噜,搞到我一晚上也没睡好,但早上起来我们还是精神抖擞地出现在了客户面前。现在这个睡在我隔壁的兄弟,已经成为了公司的副总工程师。那段时间的奋斗,也让我们成为了最好的兄弟。”

  在产品刚进入临床阶段时,需要生产一批样品,李峥招聘了第一批员工。他们当中大部分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李峥需要将这些孩子派往杭州学习。临行前,有几个家长竟误以为他们公司是“传销组织”。

  “还是珠海高新区的领导拍着胸脯跟他们保证,才将这个团队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了。”李峥说起这些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突破技术瓶颈

  2017年,创业不到一年,李峥团队就带着“高端颅内植入介入器械项目”参加了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斩获了科技海归领航赛企业组金奖。之后更是在各种大赛中获奖无数。

  “那时我们选择参赛一方面是为了普及、推广新技术,另一方面是为了打响公司自身的知名度。希望借此机会,呼吁全行业的专家一起来突破技术瓶颈,打破国外垄断,解决脑血管领域相关关键技术‘瓶颈’,以技术进步形成产品的国产化,真正实现惠及病患。”

  此前,通桥医疗还没什么名气,很多人对于李峥研究的领域和发展前景并不看好,但李峥并没有放弃。2018年,他们参加全国双创大赛,获得专家认可,这令他们看到了这一细分领域的发展方向。最终,通桥医疗获得企业成长组的国家级二等奖、医疗器械组的冠军。

  此后,通桥医疗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2020年,通桥医疗的第一款产品“蛟龙”取栓支架正式上市,当年公司就升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21年,取栓支架产品入选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名单,也入选了由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的广东省专精特新新品发布会,这在全省仅有20个产品入选。2021年通桥医疗产值成功突破1亿元,公司与归创医疗合并成为归创通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后顺利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当年去杭州学习的那批孩子也受邀参加了公司上市的敲钟仪式,我带着他们重温了当年的杭州之行,以纪念创业初期他们的那份忐忑和艰难。这也是我一直坚持‘共享企业发展成果’的观点,能够跟我一路走来的兄弟姐妹,都是我最宝贵的财富。”李峥说。

  经过7年的科技创新与发展,通桥医疗已成功将多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截至2023年6月,已获NMP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1张、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张、3个产品获欧盟CE认证,取得CNAS认证、ISO9001体系及ISO13485体系认证。

  李峥带领团队在颅内神经植介入领域、取栓支架、弹簧圈、微导管等13个项目的关键技术上突破壁垒,填补了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空白,产品远销国内外。

  发展前景可期

  如今,通桥医疗员工已近400人,其中研发人员就占四分之一,高学历人才更是占到70%以上,在短短几年时间迅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珠海总部为依托逐步向外扩展,在广州、杭州、苏州建立了研发中心,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了销售办事处。

  目前,通桥医疗正在珠海高新区建设、部署通桥医疗创新基地项目,将打造智能制造平台与生产、自动检测产线,实现生产、质检、灭菌、包装等全流程智能管理,打造万物互联、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的“未来工厂”。

  总有奋不顾身的相信,总有坚韧恒久的勇气,创业的苦如火淬炼真金,如今的通桥医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梦想。由高新建投公司代建的珠海通桥医疗创新基地项目正在全速施工中,这里将成为通桥医疗集研发与生产的“航母基地”,预计2024年建成投产,达产后年均产值最高可达10亿元。

  李峥和团队希望,从新的起点出发,加大技术投入,持续扩大产业规模,加快产品研发速度,稳步提升产能,在精准细分领域稳扎稳打,努力成为出血性卒中领域医疗器械的领跑者、中国神经介入领域的领军者。

  李峥说:“与国际接轨不是一句空话,所以我们不能停歇,要不断地钻研,更新迭代,救助更多的患者。”


  (摘自2023-10-26《羊城晚报》第ZXA10版)


附件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