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珠海鼎冠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清辉站在我们面前时,很难想象,这位身材匀称、充满活力的创业者,曾是一位200多斤的大胖子。
“跑步、游泳、爬山……坚持了数个月,许总成功减重了70多斤,他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种坚韧我们时常能在他身上看到,也很受感染。”这是同事对许清辉的评价。
许清辉对自己够“狠”,这种强大的毅力和执行力,也是他创业的强大助推力。他说,要敢于对现状说“不”;他说,做事业就是做人;他说,创业就是要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核心部件只能依靠国外?不!
大学毕业后,许清辉进入了珠海高新区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负责技术方面的工作。初出茅庐的许清辉很快意识到,当时公司的核心组部件要依赖进口,但进口设备又存在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这些无疑都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国产组部件真的满足不了要求吗?我是搞技术的,我认为这件事并不难,完全可以自己设计研发生产。”2014年,许清辉和两三个朋友,在珠海高新区成立了珠海鼎冠公司,开启了创业之旅。
那时公司人不多、创业资金也不多,大家每天起早贪黑投入到产品研发之中。“真的是很勤奋,每天都早出晚归,只要一有时间我们就聚在车间研究琢磨,看看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改进提升,充满能量。”
由于资金有限,团队每次进行样品试制都要精打细算。“那时候我们公司刚成立,很少配套的供应商资源,为了样品试制,我们几乎跑遍了周边城市大大小小的五金加工厂。”许清辉说,由于样品试制的量太小,他们常常吃到“闭门羹”。每一次试制样品,许清辉都会带着图纸前往工厂,跟进设计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可以优化的细节。
研发-设计-样品试制-验证-再改进,许清辉和伙伴们乐此不疲,最终成功研制出高质量、低成本的电力开关设备核心组部件。
“那时候虽然苦,但是很投入,特别清醒,我很喜欢那种状态。”许清辉说。
小企业难有大市场?不!
2014年10月,鼎冠电力开始销售产品。“我们的产品是刚需,只要是有电的地方,就用得上电力设备。”尽管许清辉信心十足,但一家小企业的产品要在残酷的市场中站稳脚,谈何容易。
公司第一个订单是来自广州的一家企业。当对方看到他们的产品后说,先订十几套试试。“虽然只是4万多元的订单,但已经是给我们公司一个机会了,我是非常感激的!”为了让客户看到诚意,许清辉干脆就待在对方公司,每天一早就到现场安装、调试、磨合。“最终,他们很满意”。
“做生意其实跟做人是一个道理。”这是许清辉坚持的原则。
2016年,浙江一家公司的负责人上门找到了许清辉,希望他不要嫌弃自己的企业小、订单少,并提出:“你一定要帮我做好!”
许清辉对他说:“哪怕是一台设备,您都是我的客户,我们都是一个标准对待。鼎冠也是从小企业起步,这些年坚持以诚待人,幸得大家的支持,才有了现在的规模,请您放心!”
承诺绝对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为了客户能早日完成产品配套交付,鼎冠电力派技术工程师多次飞往浙江配合企业安装调试, 机票及人工等成本细算下来,早就超出了那批订单的总价。换句话说,这是一单赔钱的生意,但许清辉和鼎冠电力义无反顾。这种不计成本、认真做事的精神感动了对方。从此以后,两人成为了好朋友。
2017年,当这家企业开始规模化发展时,又找到许清辉合作。在不断的合作中,双方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好关系。“用心做好产品,站在客户的角度,以心换心。”许清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我的目标是要做一家受人尊重的企业!”
安于现状甘于躺平?不!
随着多年稳扎稳打的不断积累,鼎冠电力的发展迈入了新阶段。
但,许清辉又遇到了烦心事。“我的体重也在增长,最重的时候有200多斤,30多岁的人,外表看起来像是40多岁,身体向我发出了警告。”许清辉意识到,这种状态必须改变,于是制订了“减重计划”。
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哪怕美食当前也绝对要忍住嘴;加强体育锻炼,无论再忙都坚持游泳、跑步、健身,参加戈壁沙漠徒步挑战,许清辉用了10个月时间,成功减重70多斤。
“减重成功!”许清辉很喜欢这种状态,这种为了目标坚持奋斗的感觉。许清辉更深刻地认识到,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发展,都要永远保持奋斗状态,甘于现状只会让自己迷失方向。“累是正常的,累说明你是处在前进上升阶段,如果你感觉很舒服,那么有可能你是在走下坡路。”许清辉说。
对鼎冠电力而言,如今也进入了新的状态。作为珠海高新区一家土生土长的企业,它与高新区同频发展前进,也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获得了新机遇。
2023年1月,港湾7号·智造超级工厂正式开园投产。许清辉带领的鼎冠电力,把增资扩产的新空间也落在了港湾7号·智造超级工厂。开园当天,许清辉身着一身西装笔挺帅气,鼎冠的生产线早已整装待命。随着启动杆的推动,园区礼花飞舞,在鼎冠电力宽敞明亮的厂房中,电焊机器人挥舞起机械臂焊出朵朵银花,银花与礼花共同闪耀,相互映衬出未来美好的模样。
(摘自2023-11-28《羊城晚报》第ZXA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