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新新闻 > 媒体看台

珠海唐家湾东岸村:长寿之乡崇文重教 才子辈出医者留名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女猎人”号帆船静静地停靠在广州黄埔港,三个20岁左右的男子拿着简单的行李准备登船,踏上未知的海外求学之旅。三人中,年龄最小的叫做容闳,后来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中国留学生之父;年纪最大的叫做黄胜,他与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报学家王韬合资筹建中华印务局;另外一人叫做黄宽,他是中国第一位留英学习西医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学者。

  如今,在位于珠海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场上,黄宽的雕像高高矗立,纪念着这位中国西医事业的奠基者和前任院长。顺着黄宽雕像的目光看去,不远处,是他的家乡东岸村,那里绿树葱茏,繁花似锦。

  长寿之乡,全球开枝散叶

  “东岸”的名字始见于明嘉靖《香山县志》,唐宋年间,村地处金星水道岸边、南山脚下的东北面,故称“东岸”。

  东岸村坐南向北,明清时期,为防海盗入侵,在村子的四面筑起了围墙,现在在村中还能找到当年围墙的遗迹。这些围墙用夯土筑成,里面还能看到被打碎或完整的蚝壳,极具沿海特色。

  虽有海盗入侵,但从明清两代开始,东岸村已经是“唐家湾第一长寿村”。根据《香山县志》记载,明清年间,唐家湾地区百岁以上的老人有17人,其中最长寿的是明代东岸村人黄斗南,享年104岁,全镇九旬以上的老者176人,其中东岸村就占了63人。

  东岸村里,黄姓为大宗。根据民国九年(1920年)版《黄如在堂族谱》,黄姓入粤始祖居正,名由,号寅斋,宋朝年间由福建迁至南雄珠玑巷。其六世孙黄述,字广台,于元代由东莞茶园迁居香山县长安乡章背村(明改称“东岸”),为东岸黄氏始迁祖,自此,黄氏在东岸村繁衍生息。七世孙博斋,生三子。直至今日,每年清明节,东岸黄氏子孙都会在留诗山举行集体祭拜七世祖博斋公活动,外出的黄氏族人大都回乡参加。另一位六世孙黄隆则来到珠海斗门的荔山村,成为该村黄氏的始迁祖。

  东岸社区党委会第一支部书记何德成介绍,由于生活条件艰苦,当时东岸黄氏的人丁并不兴旺,第四代的时候,全靠姑姑一家抚养才得以长大,直到第八代才开始“开枝散叶”,黄氏族人逐渐遍布全国各地。现在深圳宝安区的甲岸村(原名隔岸村),就是由东岸村的黄氏族人开基立村的,由于两地隔着珠江入海口相望,因此取名隔岸村。甲岸村也为当时深圳的改革开放作出了无私的奉献。而在美国的夏威夷,有数千人的东岸黄氏族人定居,这也让东岸村成为“侨乡”,村中地标性建筑东岸绵始大楼,便是由侨商黄绵始所修建的。

  黄绵始16岁到澳大利亚谋生,30岁后发迹,成为当地侨领。清光绪十年(1884年)任夏威夷中华会馆保安局总理,后回香港经营房地产。20世纪30年代初,获中山模范县县长唐绍仪之邀回乡参与中山港建设,贡献良多。其间,黄绵始自建一栋四层西洋楼,国民党元老胡汉民为其题“绵始寄庐”。同时,黄绵始还重建祖屋,倡建东岸小学,捐资让全村学童免费读书,并在村铺上白石街,后因乡绅阻挠,仅铺设半条石板路。

  东岸村口的北溪庙则被称为东岸村的祖庙,石刻的楹联“北溪遗泽远、东岸著灵长”依旧可见。何德成介绍,在东岸村,流传着当地人称为《祖公诗》和《祖妈诗》的颂歌,这是海内外黄氏族人中广泛流传的认亲传统,在认亲时,总要对方背诵,最早的起源是战国春申君黄歇的楚歌《送子行》,直到唐末时期,福建邵武黄峭山才正式定下来并广为流传。

  敢为人先,黄氏杰臣享誉英伦

  在东岸村,黄宽是绕不开的人,“杰臣大医生”的名号,至今还在村中老人的口中传唱。

  黄宽名杰臣,号绰卿。黄宽出身农家,天资聪颖,但父母早亡,由祖母抚养长大,幼时的黄宽曾进入村里的私塾念书,但由于家境贫寒,被迫中途辍学。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黄宽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转折,他被送到澳门马礼逊学堂念书,这是西方在中国举办的第一所传播西学的学堂,美国传教士布朗夫妇任校长。

  1842年,学堂迁往香港,黄宽一行与校长布朗随往。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19岁的黄宽迎来了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当时布朗的夫人患病需要回国,临行前,布朗站在讲台上,询问有没有人愿意随他去美国,不仅能够享受到更优渥的教育资源,还能得到一笔补偿金。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背井离乡,坐船几个月到一个全是洋人的地方读书,大多数人不觉得是件好事儿。

  教室陷入了沉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最终,三名学生站了起来。后来,作为其中之一的容闳在《西学东渐记》中写道:“当勃先生(即布朗)布告游美方针,予首先起立,次黄胜,次黄宽。”寥寥数笔,记录下了中国最早的三位留学生作出人生最重要抉择时的瞬间。

  随后,黄宽与容闳、黄胜一起随布朗赴美,入读曼松书院(Mon-son Academy)。1850年,黄宽毕业,接受了香港某英商的赞助,于同年11月4日考入英国爱丁堡大学,这是英国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即使到了今天,这里仍是学术象牙塔般的存在。黄宽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他首年攻读文学系,次年改修医科,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大学四年本科,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和医学学士学位。随后,黄宽继续攻读病理学和解剖学博士课程。

  1857年8月,在爱丁堡大学的毕业典礼上,来自世界各地的54名精英被授予医学博士学位。在满是金发碧眼白人的礼堂中,黄皮肤、黑头发,身穿马褂、留着辫子的黄宽显得十分突兀,但他以排名第三的优异成绩,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成为最早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

  仪式上,爱丁堡大学著名医学家辛普森特别提到,“在你们中间,黄宽作为一名值得称道和谦逊的学生,赢得了高度评价”“他所获得的奖励与荣耀给我们带来希望”“我相信,作为毕业于欧洲大学的第一位中国人,他将成为西方医学艺术与科学的代表,将在他的国人中产生重要的影响”!

  医术高超,为中国西医事业奠基

  咸丰七年(1857年),黄宽谢绝了欧美医学机构的盛情邀请,以中国首位医学博士的身份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回国之路。“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为此,黄宽付出了毕生心血。

  一开始,黄宽遵资助人的意愿,接受伦敦传道会的委任,开始在国内传教,但受到伦敦传道会本杰明·霍布森等英籍传教士的排挤,黄宽辞去了传教士的职位,出掌香港民用医院管理工作。次年,黄宽迁回广州,从此,他将毕生的时间致力于医疗和医学教育的事业。

  黄宽在广州开设了首家由中国人主持的西医诊所,在那时的中国人心中,对于西医既好奇又有些抗拒——那些洋人把人的五脏六腑说切就切,有时候还会解剖人的尸体,看起来着实恐怖。但黄宽不一样,他是广东人,会讲白话,也能像西医一样治病做手术。很快,黄宽以学识渊博、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而闻名遐迩,西医因此在省垣内大行其道。咸丰九年(1859年),黄宽的诊所已经拥有床位80张,4名华人西医学生;咸丰十二年(1862年),黄宽任广州海关医士。其间,黄宽还曾受命任李鸿章的医疗顾问,但是仅半年后,黄宽就辞职,上海道台丁日昌极力劝他复职,但黄宽终未同意。他回到广州,重操医疗和医学教育的事业。

  黄宽的第三个转折点在咸丰九年(1859年),美国医生嘉约翰在广州创设博济医院(前身为新豆栏医局),这是在华历史最久远、影响最大的教会医院之一。嘉约翰长期在此担任院长,他对黄宽甚为尊重和敬佩,医院开张后,黄宽常来协助他的工作,包括疑难杂症的会诊、大手术的施行等。其间,黄宽彻底打响了自己的名号,旅居广东的洋人无不称赞黄宽医术高超,更甚于欧美医生,纷纷上门求治。

  同治三年(1864年),医院开始招收西医学生,黄宽参与培养华人医生的教学工作;同治五年(1866年),医院正式附设南华医学堂,由黄宽和嘉约翰执教,这是中国最早系统培养西医的教会学校。在这里,黄宽负责教授解剖学、生理学和外科学等课程,嘉约翰则负责撰写教材和讲义,遇到难以翻译的医学词汇,二人还共同研究。次年,黄宽代理博济医院院长。

  光绪二年(1876年),学校扩张,添置了实验室设备,建立了标本室;光绪五年(1879年),首招三名女生入学。她们在三年的理论课学习后开始了临床实习,中国首批西医人才由此诞生,同时还形成了全新的医疗体系,在当时的国内广为传播。

  容闳称赞黄宽“医学翘楚。其智慧之高超,医术之精湛,教人艳羡不已。外科医士中,好望角以东,其医术无出其右。其在广州之伟业,为华洋两界交口称道”。嘉约翰也称“黄宽堪称中英文化交流之象征,亦中英人民友谊之典范”。而博济医学堂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成为今天我们熟知的中山大学医学院。整个医生生涯中,经黄宽治愈的病患者数不胜数,仅有记载的膀胱结石手术,便做了3000余例。

  光绪四年九月十五日(1878年10月10日),终生未娶的黄宽因患项疽病逝世,终年50岁。中西人士无不惋惜。

  据说,当年在广州赴美的途中,“女猎手”号在圣赫勒拿岛靠岸,黄宽三人借机凭吊拿破仑墓,他们将墓前的柳树折下一柳枝,带到船上倍加爱护,布朗体会到弟子离别祖国的心意,将柳枝种植在纽约阿朋学校内。后来容闳重游阿朋学校,柳枝已长成大树,待黄宽去世时,柳树也已经枯萎,令人不胜唏嘘。

  黄宽的故事并没有结束。2007年,英国爱丁堡大学副校长博尔顿一行访问珠海,并与珠海深入探讨建立“爱丁堡大学-黄宽奖学金”以及今后两地大学之间开展合作交流等事宜。

  重建公园,感受富国强家豪情

  时间来到民国十八年二月(1929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第十九次国务会议核准改中山县为全国模范县。

  中山县长黄居素带领中山县建设局长陈丘山、园艺师孔宇平等人考察了位于东岸村的留狮山(1931年改称留思山,1981年改称留诗山),他们认为这里“风景优美,树木葱茏,左有海岸环抱,东接唐家环,西望总理故居,形势天成,规模宏壮,以之建立中山公园,庶可名实相符”,于是“特提议指定留狮山为中山公园”,改山名为“留思山”,寓意思念总理之意。为此,黄居素主持筹划建设一个功能完善的综合性公园,并开辟了贯通全山的道路。

  1931年3月,唐绍仪兼任中山模范县县长,致力于中山模范县的各项建设工作。他继续建造中山公园,并修建“中山公园路”衔接往来新市区的路线。几经努力,终于在1932年10月,举行了中山公园的奠基典礼。

  1933年,唐绍仪又亲自请政,主持会议,筹措资金,实施了中山公园奠基后的一期工程。该工程包括整理和增修了贯通全山的道路,修建了公园的门头、甲乙两种凉亭(甲亭为晚翠亭,乙亭为八角亭)以及工人住屋。

  但是,时任广东省政府主席的陈济棠担心唐绍仪把中山模范县建成“独立王国”,影响其经济利益,于1934年10月7日通过亲信发动唐家兵变,迫使唐绍仪下台去职,使中山县政府又从唐家湾迁返石岐,中山港建设规划成为泡影,建设中的中山公园也不得不停建。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珠海市对中山公园进行了修复建设,并于当年10月10日举行了开园仪式,时隔近百年,中山公园终于在人们面前显露了自己的“身姿”。2020年9月,珠海高新区留诗山片区人居环境提升项目正式启动,总规模达25万平方米。2021年11月12日,中山公园二期正式开放,这里山水相依、风景优美,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

  如今,中山公园在留诗山最高点,也就是当年晚翠亭的位置按原状修复了晚翠亭,亭子里面还放置了原有“振兴国货”的瓦当;八方安和隐藏在一片竹林和参天大树中,这里是遗留建筑八角亭的所在地,原为满足乡民遮风避雨的需要而建,寓意“生活安和”;中山公园的门楼现在也已经修复,这里的展览讲述着中山公园的过往,展示中山模范县时期唐家湾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公园广场竖立着孙中山先生的铜像,象征着青年时期的孙中山从翠亨出发,途经这里奔赴澳门,走向檀香山、走向世界;广场还设有“天下为公”石刻,弘扬着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游客和市民在美景当中,依然可以感受到先辈们立志富国强家的豪情。


  (摘自2024-1-11《羊城晚报》第ZXA10版)

附件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