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以“从芯出发·万众创芯”为主题的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暨半导体产业主题论坛在珠海高新区举办,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下属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生协成果委”)正式落户格创·芯谷E区,这是珠海高新区项目招引攻坚的显著成果之一,也是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格创·芯谷E区构建科技创新资源及成果转化精准对接平台的重要举措。
探索成果转化新路径
厚植新质生产力
活动现场,珠海高新区、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与格力集团三方签署合作协议并为中生协成果委揭牌。中生协成果委将为珠海高新区及格创产业新空间入驻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标准制定、成果评价及推荐、孵化育成、科技金融及落地转化等专业科创服务,进一步护航企业稳健发展,助力珠海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羽表示,中生协成果委接下来将立足珠海、辐射湾区、面向全国,放大对科技企业培育和产业集聚的带动作用,积极探索成果转化的新路径以及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珠海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区管委会副主任苏牧表示,高新区作为珠海培育、壮大、应用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科技成果转化正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为更好地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珠海高新区不断加强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加深企业引导的产学研深度合作,加速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动能释放。中生协成果委的挂牌成立,将为高新区这片创新热土赋能蓄势,加速促进区域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科技活力。
格力集团总裁助理、格信发展董事长程敏表示,中生协成果委在格创·芯谷E区挂牌成立,是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高新区和格力集团三方共同探索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的重要实践,将进一步完善格创产业新空间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激发产业活力,加速科研成果在珠海就地集聚、转化和应用。
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打造湾区“芯”高地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是国家信息技术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当前珠海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等优势产业,着力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珠海龙头国企,格力集团聚焦珠海市重点培育的集成电路产业精准投资布局,至今已累计投资项目136个、总投资额逾82.39亿元,同时通过“投-引-招-育-促”全链条式综合服务,引进了12英寸晶圆级TSV立体集成及华芯半导体等全市重点产业立柱项目落户珠海高新区,以及国内领先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企业北京冠中集创、昆山芯信安、深圳震有科技等入驻格创·芯谷,聚焦产业链招商进一步完善格创系产业新空间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全面助力珠海成为“芯”引擎、“芯”高地。
在揭牌仪式之后举行的半导体产业主题论坛上,中山大学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虞志益围绕集成电路产业现状及未来挑战为主题展开演讲,就集成电路产业政策、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剖析,详解如何推动新工艺、新器件、新设计、新应用加快落地,早日实现国产替代和弯道超车。活动结束后,与会嘉宾参观了格创·芯谷E区,通过实地参观,对园区环境及产业布局规划有了更直观、深入的了解,并给予高度评价。
据了解,格力集团投资建设的重要产业载体——格创·芯谷坚持以“优质载体+精准招商+品质服务”打造珠海高新区的“创智核心”,擦亮珠海招商“金名片”。作为格创产业新空间乃至珠海高新区产业链条前端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格创·芯谷E区通过焕新共享茶室、BEEPLUS建立众创空间等公共空间,为企业提供集科创孵化、人才交流、产业发展、文化共融等功能于一体的“科创孵化器+产业会客厅”,同时依托格创产业新空间,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
截至目前,格创·芯谷E区已签约企业达13家,总签约面积为1.26万平方米,包括世宁达、珦盛新材料、军卫科技、华芯(珠海)半导体等多家高新科技型企业已入驻园区。格创·芯谷E区作为中生协成果委的承载平台,将充分利用高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产业资源,打造各类创新主体协同的科技创新载体,助推科技成果转化,打造产学研资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助力珠海抢占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
(摘自2024-1-14《珠海特区报》第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