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新新闻 > 媒体看台

港珠澳海洋产业发展论坛暨中国-东盟海水养殖产业发展论坛开幕<br/>院士专家共话海洋开发交流合作

  3月5日,第一届港珠澳海洋产业发展论坛暨中国-东盟海水养殖产业发展论坛在珠海开幕。来自中国内地、港澳高校科研单位,东盟国家的专家学者和相关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代表共350余人齐聚一堂,为深化港珠澳海洋经济合作、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一带一路”海洋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本次论坛由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珠海)实验室、中山大学携手主办,中国-东盟海水养殖技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水产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承办。“本次论坛旨在搭建海洋产业全面融合发展、共享新兴海洋产业发展成果的平台,探讨海洋产业发展新路径、新模式、新机制。”南方海洋实验室副主任孙冬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蓝海科技产业园揭牌,支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作出“1310”具体部署,要求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在打造海上新广东上取得新突破,构建科学高效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今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也将“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特色型现代海洋城市”作为重点工作之一。

  发展海洋经济,离不开创新平台支撑。开幕式举行了蓝海科技产业园揭牌仪式,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向南方海洋实验室授牌建设“广东省海洋水产种质资源库”,助力珠海加快打造海洋科技创新高地。

  其中,蓝海科技产业园由南方海洋实验室牵头建设,重点发展海洋电子信息、海水养殖、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海洋装备与新型仪器等方向,采用市场化运营机制,引育专精特新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科技产业专业化园区,支持珠海市海洋产业发展。

  “蓝海科技产业园将与珠海海洋集团等紧密合作,募集社会资金联合打造一个海洋产业基金,支持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和产业化,为珠海的海洋产业发展贡献实实在在的力量。”孙冬柏表示。

  种质资源是种业创新的源头,是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据介绍,南方海洋实验室将建设规模化、自动化、规范化广东省海洋水产种质资源库,围绕海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持续建设国内保藏容量最大的海洋水产种质资源自动化保藏库,保藏全省、全国乃至全球海洋水产种质资源和遗传资源,提高广东省水产种质资源长期战略保存的核心功能及原始创新能力建设。

  院士专家云集,共话海洋国际交流合作

  论坛现场大咖云集,星光熠熠,与会嘉宾座无虚席,积极讨论。

  南方海洋实验室陈大可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院士、中国海洋大学麦康森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湖南师范大学刘少军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陈松林院士、中国远洋渔业协会会长张显良研究员、新加坡国立大学岳根华资深研究员、马来西亚科学院林碧音院士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关长涛研究员,围绕科技赋能海洋产业、淡水产种、鱼类遗传育种、深远海养殖发展、合成生物学、鱼类生物技术等主题作大会特邀报告,从理论到实践多维度阐述海洋产业发展新路径,共谋海洋高质量发展。

  据悉,本届论坛为期三天,接下来还将举办5场分论坛,围绕中国与东盟国家养殖产业、港澳珠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金融赋能海洋产业发展等主题开展交流与技术合作,为与会嘉宾带来了一场有高度、有深度的学术盛宴。

  “珠海是滨海活力之都,在发展海洋经济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24年珠海将从海洋产业、海岛旅游、海洋生态和建设海洋中心4个方面,坚持培育和发展新兴海洋产业集群,优化区域海洋产业创新的着力点,建设特色型现代海洋城市。”珠海市副市长李翀表示,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构建全球海洋开发合作的纽带,为广东建设海洋强省、珠海建设特色型现代海洋城市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摘自2024-3-6《珠海特区报》第07版)


附件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