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众互动 > 在线访谈

文字实录|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苏虎在南方+珠海“两会”期间接受南方日报采访

主持人:南方+、南方日报的网友大家好,我是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梁涵,那么现在坐在我身边的这位是珠海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苏虎,欢迎您苏主任。

苏虎:大家好。

主持人:刚刚我们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不少关于科技创新的内容,那苏主任我想请问一下,您对政府工作报告有什么感受?跟咱们高新区有哪些地方可以紧密结合起来?

苏虎:刚刚听了姚市长代表珠海市人民政府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我认为这个报告特色鲜明,重点突出,报告对工作总结非常到位,工作思路非常清晰,工作举措也非常务实,完全符合珠海市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这也体现了珠海市委市政府一贯的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这个报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省委“1+1+9”工作部署在珠海的落地生根版,是一个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

主持人:那就是咱们高新区作为珠海的创新的主引擎,在过去的一年我们有哪些工作上的亮点,您跟我们说一说。

苏虎:2019年,高新区严格按照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和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在“一区多园”方面,我们的营业总收入达到了3035亿元,这也是高新区首次突破3000亿元的大关。那么作为高新区的主园区——唐家湾主园区,2019年我们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260.93亿元,同比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7.9%。珠海高新区在全国169个国家级高新区评比中上升到第22位,这也是珠海高新区历史上的最好成绩,这是从面上这样讲。

总结2019年亮点方面,我个人认为首先应该是在体制机制上的亮点。一个是去年8月份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完善珠海国家高新区体制机制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个意见的发布标志着高新区体制机制的创新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这个文件里面,市委市政府把组织架构、政策体系、工作目标还有考核评价都做了体制性的安排,为珠海高新区二次创业争先进位打下了很好的改革体制。这是我觉得最大的亮点,是体制机制。

在工作亮点方面,我们主要围绕三个方面,抢占新领域方面我们认为高新区在2019年步伐是加快了,特别体现在像“天琴计划”已经进入到太空实验的阶段了,省海洋实验室的各项科技研发在扎实推进。中科先进院,还有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被认定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在专利方面,发明专利万人拥有量已经突破了11,000件,实现了12%的增长。在培育新动能方面我们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还有在入围市高企创新综合实力百强企业方面,高新区的企业占到全市30%左右。在珠海市独角兽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方面,高新区的入库企业达到了44%,在全市上市公司里,高新区的上市公司占到全市的42%。在港澳方面,我们加强了合作。在高新区安排“1元创业空间”,是专门对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只要交一元就可以进入园区创业。现在我们这个园区已经扩展到1万平方米以上,现在港澳创新创业的青年人、大学生已经有53个团队进入到这个区域。在发展新经济领域方面,我们唐家湾主园区,主要围绕着两个行业特点,一个就是半导体和集成电路,19年实现规模达到了64亿元,增长了28.5%。在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方面,已经达到了54亿元的整体规模,三年连续实现20%的增长。这个是来之不易的成绩。同时在新生力量方面,我们小升规企业,就是从规下企业升到规上企业,去年已经达到了40家。这是2019年取得的一些成绩,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市民的关心支持下取得的。

主持人:成绩非常不错。那么今年我们高新区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包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我们有些什么规划和布局。

苏虎:2020年我们还是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以高新区为重点,对接深圳,共同打造国际领先的城市发展新轴带”,这是市委市政府给我们高新区的新定位和新要求,我们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新担当新作为,使高新区能够成为珠海市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转型升级的引领区和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

围绕这个工作目标,我们主要从下面4个方面,一个就是在参与双区建设方面要有新作为。双区主要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这个方面,在这个方面,首先是要丰富港澳合作的资源,在我们原来的基础上继续丰富港澳资源,珠海市人民政府和澳门科技大学有一个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澳门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尽快在高新区选址落地。另一个方面就是在我们辖区内有一个北师大和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我们和这个大学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主要是围绕香港和澳门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丰富港澳合作元素。另外通过合作也提升我们高新区港澳产业转化基地的承载能力,营造高新区与港澳趋同的营商环境,使港澳创新团队、创新项目在高新区能快速的成长扩大,这是在港澳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加深和深珠的合作平台建设,谋划推动深珠深度合作示范区,和深圳来共同打造深珠产业生态圈,这是第一个方面,就是在双区方面。

第二个方面在科技创新方面。科技创新方面,作为高新区持续发展主要还是聚焦在人才方面,一方面是和我们辖区内的几所大学,特别是和中山大学,我们已经共同建立了微电子研究院。第二步正在和中山大学谋划建立软件研究院,这是和中山大学的合作。另外和UIC,就是国际联合学院,我们谋划正在建立一个人工智能研究院。这些研究院都是大学本身内部设计的学科,通过学科的设置能够给我们这个区域科技创新的企业持续不断的提高各类人才,这是我们在创新驱动方面。另一个方面还是围绕“天琴计划”和海洋实验室在大科学装置和大平台上,继续要推进这些大平台的建设。另外一个就是以清华创新中心,还有岭南大数据研究院这些大平台继续发挥他们的贡献,另外再谋划布局一些新的这些方面的科技平台。在第二个大的方面,因为我们辖区内两大特点,一个是高校多,一个是高企多,我们就推动了“两高”融合,推动企业和高校联合,在企业设置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和科研平台,使高校的科研成果能够最快的转化进入到企业,同时也能解决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技术和瓶颈问题,使双方的人才和技术无缝能够对接,这是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就是在提升珠海能级量级方面。这一方面,一个就是我刚才介绍的就是发挥一区多园的优势、体制优势、改革优势,使一区能够对多元进行统筹,错位发展,优势叠加,使高新区能够在全国高新区里面能够进入一流的高新区,这一方面是在体制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围绕珠海市委市政府一直提出的打造5个千亿级产业板块,那么我们高新区主要围绕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还有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还有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这三个领域里面,在我们主园区里面要打造三个百亿级的企业,同时也关注海洋经济、新材料、新技术,还有5G等技术的发展,围绕我们高新区的企业,像英博尔、英诺赛科、云洲智能、光库等这些企业为骨干为核心,打造若干个10亿级的产业板块,这是第三个方面。

第四个方面,就是要打造高新区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方面要有新作为,这个还是继续深化“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效率大提升”这三大。同时以“两个专项整治”为抓手,来营造干部队伍敢创业、能创业、会创业浓厚的创业氛围。主要还是从这4个方面继续发力吧。


附件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