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软环境”是企业发展的“硬条件”。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一个地区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核心竞争力。营商环境好不好、优不优,直接决定着市场要素是否聚集,发展动能强劲不强劲。近年来,珠海高新区聚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改革创新优化产业环境,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
一、加码政策
2022年7月,珠海高新区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印发了《珠海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提升行动方案》。方案以“一网通办”为突破口,以“工作流程再造”为抓手,不断在服务上加码、质量上提升,强化制度执行保障,精准施策进一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聚力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提升行动。
二、创新机制
2022年5月,珠海高新区创新推出全市首个重点产品推广平台,并重磅推出《珠海高新区重点产品目录》,166个重点产品、303个推荐产品正式“上架”助力企业精准高效对接资源,赋能主导产业发展。这是珠海市首创的高新技术和创新产品推广清单机制,为高新区近500项重点产品、技术打通了示范应用和市场推广渠道。
三、“保姆式”精准服务
聚焦痛点堵点,以破茧重生的决心重塑营商环境,珠海高新区设立了全市首个企业服务中心,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一门受理、一站办理、一口反馈”“保姆式”服务体系,全面推行“全程免费代办”项目服务,推行“标准化、制度化、流程化、清单化、智能化、便捷化”服务。创新“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带章评审”审批机制,推动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实现快速研判、快速落地、快速开工、快速投产。
四、硬核举措 金融助力
强化金融财税服务,推动国有银行设立高新区科技金融支行,夯实融资对接,引导银行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制造业企业贷款超150亿元,并于2023年1月6日成立高新区产业金融服务超市,精准对接银行、证券、保险、融资担保等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产品及融资服务。全面落实抗疫助产、惠企利民“财金十条”等一揽子政策,投入1亿元暖企助企,新增减税降费规模3.7亿元、为800余户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超3.8亿元、为500余户企业留抵退税12.1亿元。
五、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专利授权量增至3963件、增长15%,有效发明专利增至4720件、增长31%,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24.76件,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07.85件,2022年PCT申请量为75件,拥有注册商标8005件,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商标48件,累计获得中国专利奖30件,其中金奖1项、银奖2项、优秀奖27项。获得2022年第23届中国专利奖2项,其中云洲智能获得中国外观设计银奖;魅族科技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累计获得广东省专利奖19项。2023年1月6日,珠海高新区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正式揭牌,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工作发展的新路径,支持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全球布局、参与国际标准创制和品牌打造,重塑工作机制一新、服务效能一新、政企关系一新的营商环境高新模式。
六、聚力打造创新营商生态
创新人才不断集聚,创新氛围日渐浓厚。2022年1月9日,珠海高新区重磅推出《珠海高新区建设未来科技城·人才友好青年友好行动计划(2022-2024年)》专项政策,紧扣“产业第一”部署要求,全面实施青年人才“来、居、业、学、乐、留”“六无忧”行动,形成以高质量人才工作服务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2022年新增市级以上人才工程入选者97名,市级创新创业团队7个,分别占全市的38%、25%,两项指标均排名全市第一。组建高新区“高校校友联盟”,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20所高校争先加盟,打造“校友资源+高新转化”合作体系。深化推进“高企点菜”,出台产学研合作工作方案及实施细则,依托“高校联盟”深度挖掘校友资源,发挥广大人才学缘优势,打造人才“集群效应”,构建“一流高校+一流企业”产教融合发展机制,吸引更多的高校校友在高新区创新创业,为践行珠海科教兴国战略先行地示范区担当“探路尖兵”。“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星座成功发射,国家航天局引力波研究中心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揭牌成立,罗西尼、华冠科技等企业获中国专利奖,健帆集团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近年来,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在高新区不断涌现。深入践行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产业教授”计划,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持续拓展“1元租金”“1元咖啡”等创新创业特色活动,更大力度吸引支持港澳青年到高新创新创业;联合驻区科研机构、高校、高科技企业长期举办“金银湾未来科技沙龙”,扩大“金银湾未来科技沙龙”品牌影响力;创新“菁牛汇”创新创业大赛赛制,探索设立赛事配套投资基金,打造珠江口西岸科技成果路演和转化高地。
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解企业之所难。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总体战。新的一年,珠海高新区仍将持续聚焦企业至上、一流服务,加快实施营商环境攻坚全方位优化企业服务、人才服务以精准有力的“硬举措”提升营商环境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