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清和,有求必应,国泰民安,子孙孝顺……”在一段岭南传统舞狮表演后,2017“金花诞”民俗文化活动伴随着祝词,12日上午10时许在唐家三庙举行。
“金花诞”源于清初,盛于清末及民国,传于唐家湾镇唐家村,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是唐家村人祈求子嗣繁茂、老少平安、婚姻和美、家庭幸福的一种民俗,富有地方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2012年被列入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昨日是省、市、区共同投入约800万元对唐家三庙进行全面维修后的首场“金花诞”活动,新增了神台、楹联,并为佛像重新上漆。活动现场,唐家村及古镇附近的信众捧着鲜花、抬着金猪、奉上各式茶果和水果等祭品,进入唐家三庙中的金花庙,轮番上香,跪拜金花娘娘,为儿孙祈福。
据“金花诞”民俗传承人唐观挺老人介绍,“金花诞”是族谱里记载的古老习俗——每逢农历四月十七日金花娘娘诞辰,唐家村人都会把金花庙的神像、神龛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摆上八仙桌,献上烧猪、鲜花、茶果等,在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下,村中妇女们顶礼膜拜金花夫人,祈求金花夫人保佑生子,子女平安。而且,所有嫁入唐家村的新娘当年都必须到金花庙祭拜,祈求早生贵子。自2010年起,唐观挺和唐家村村民按照族谱记载的方式恢复了中断多年的“金花诞”祭拜仪式。
(摘自2017-5-14《珠江晚报》第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