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高新 > 文化教育

“互联网+”点燃高新区教学改革引擎

  12月12日上午,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罗福智率队全区中小学校长、教师代表,共同出席了由珠海市教育局主办的首届“互联网+教研”主题活动闭幕礼暨珠海教育信息化成果展。为充分展现我区教育信息化改革进程,以唐国安纪念学校、金鼎一小、中大附小为代表的区内中小学通过精美的展板喷绘,携学生创客作品、机器人等制作,引来全市教育同行驻足交流。

  
  颁奖典礼上,唐国安纪念学校、金鼎中学、金鼎一小荣获市突出贡献奖,我区荣获本届活动月优秀组织奖。殊荣背后,有哪些努力与尝试?在“互联网+”时代,教学教研可以“加”什么?如何“加”?在为期一个多月的全市互联网+教研主题活动月的多方探索后,我们找到了答案。
  一、互联网+,加上更新的网络平台管理
  自从2015年粤教云项目登陆高新区,我区目前10所中小学,已发展第一批粤教云学校1所,第二批2所,第三批2所,正在发展的第四批1所,粤教云学校覆盖率已达60%。与此同时,每所学校都建成录播室1-2间,3所学校引进中国联通“班班通”项目,1所学校引进台湾“醍魔豆”项目, 500余台平板电脑保证教师教学人手一台。技术服务教学,在唐家小学的青年教师亮相课上,在金鼎中学的信息化教学大赛上,教师运用平板和云技术践行“教-学-评一致性”原则,既“亮”出了中青年教师成长的决心,又“亮”出了我区推动教学改革的“利剑”。小小平板撬动教学大变革,云技术已为课堂插上美丽翅膀。
  二、互联网+,加上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变革。我区教师自2015年开始,通过3年时间,共计846人分期分批参加了由省教育厅组织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专题培训。
  2016-2017年度全国“一师一优课”评选中,我区组织全员晒课,推荐上送优课91节,其中,获评“部级”优课9节,“省级”优课25节。

   
  本届活动月上,唐国安纪念学校领衔举办醍魔豆教学研讨课及培训会,全市教师80余人参加。由校长、教育科人员组成考察团专程赴金湾教育信息装备中心、海澄小学等考察教育信息化,针对区、校顶层设计展开互联网+思考。作为首批粤教云学校的金鼎中学,以信息技术为背景,通过课题研究服务教师发展。
  在闭幕式现场展示区,金鼎一小以“聚焦新技术,探索云课堂”为题,从培训、探索、研讨、推进、成效五方面展示了学校“粤教云”实验成果。唐国安纪念学校以“信息技术点亮校园,让课堂活起来”为题,通过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等科组课堂教学变革,精彩呈现信息技术推动教师发展、服务学生成长的生动范例。
  三、互联网+,加上更好的学生创新发展
  当互联网遇上00后,你能想到的只有孩子沉迷于游戏与视频?那就out了!在教师引导下,“互联网+”式的学习不仅没有“拖后腿”,而且还成为了孩子学习的好伙伴!
  金鼎一小创客教育基地,配备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等,教师通过开设第二课堂每周开展创客教育。本届成果展示会上,中大附小以“创新激励成长,科技融入理想”为题,重点报道我区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进校园的盛况。

 

附件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