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全区工业、规上服务业、外贸保持良好增势,消费市场回暖、房地产销售降幅继续收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积极因素不断积累。但固定资产投资累计降幅扩大,巩固经济向好态势仍需持续努力。
(一)工业生产较快增长。1-10月,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147.06亿元,同比增长39.6%,较前三季度增速提升2.0个百分点。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保持稳定增长,精密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家电电气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2.9%、38.4%、20.3%、9.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7%,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6.6%。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7%,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1.2%。分产品产量看,电子元件、锂离子电池、充电桩分别增长17.0%、32.7%、21.4%。
(二)服务业增势良好。1-9月,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89.05亿元,同比增长23.2%。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7%、科研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1.0%、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3%。
(三)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持续优化。1-10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0.6%。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等支持带动下,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保持105.9%的较快增长,其中工业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18.4%。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42.8 %,较前三季度提升0.7个百分点,高于房地产开发投资3.0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0%。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4.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降幅收窄。
(四)消费领域回暖。1-10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45亿元,同比下降8.6%,较前三季度降幅收窄4.8个百分点。10月单月社消零同比增长63.8%、环比增长41.0%。限额以上商品零售中,受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2.3%,较上月增速提升77.3个百分点。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29.0%、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46.6%。
(五)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1-10月,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433.96亿元,同比增长51.9%。其中,出口总额387.13亿元,同比增长57.3%;进口总额46.83亿元,同比增长18.5%。工业出口增速提升,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98.6%,较前三季度增速提升6.6个百分点。
(六)财政收支降幅收窄。1-10月,全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54亿元,同比下降15.2%,较前三季度降幅收窄3.0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同比增长9.4%,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93.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64亿元,同比下降30.3%,其中,九项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7%。
附注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均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一是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是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
2.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由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单位)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业(单位)达到限额标准纳入调查范围,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单位)因规模变小达不到限额标准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开业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单位)的影响。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