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珠海高新区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公示试点办法(试行)》(珠高办[2014]28号),现予以公示高新区前环中学工程项目: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高新区前环中学工程的建设是贯彻《义务教育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实施基础教育,提升人口素质,实施“人才强市”和“科教兴市”战略的需要;是高新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可缓解唐家湾镇初中学位不足,提高教育质量,体现教育公平,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
二、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1.需求分析
根据珠海高新区社会发展局显示,高新区前环中学学区所需学位数约1800个,至2020年高新区前环中学学区所需学位数约2400个。如每班生源为50名,原有唐家中学已有24个班,分流后则高新区前环中学投入使用之际,应至少设置12个班的教学规模;根据《珠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要求,义务教育要逐步推进小班化教学,同时考虑到项目建设的适度超前性,到2020年,如每班生源仍为50名,2400个学位则共需要48个班,唐家中学原址改造受唐家古镇保护影响,改造后唐家中学预计仅设置18个教学班,因此高新区前环中学需要建设30个教学班的办学规模。
2.建设规模
本工程占地面积约为345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750平方米,共设全日制初级中学30个教学班,学生人数大约为1500人。根据《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试行)》规范化初级中学应配备的校舍有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其中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包括普通教室,学校有计算机室、语言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多媒体综合电教室、图书室(馆)(包括藏书室、阅览室)、仪器及器材储存室、广播室、团(队)室、心理辅导室、卫生室、综合档案室、理、化、生实验室等。办公用房包括教师办公室、办公室、会议接待室等。生活服务用房包括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厕所、符合安、卫生标准的食堂、浴室等。
参照《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及《珠海市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中主要教学用房的使用面积指标,本项目校舍面积暂定如下表:
序号 |
工程名称 |
单位 |
建筑面积 |
用途 |
备注 |
1 |
教学楼 |
m2 |
5600 |
普通教室 |
5层,有架空层 |
2 |
教师办公楼 |
m2 |
2000 |
教师办公室、教研室、会议室、档案室 |
|
3 |
综合实验楼 |
m2 |
3000 |
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计算机室、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
|
4 |
综合教学用房 |
m2 |
2500 |
合班教室、报告厅、图书室、阅览室 |
|
5 |
体育馆 |
m2 |
2500 |
|
|
6 |
食堂 |
m2 |
1000 |
师生食堂 |
|
7 |
配电房 |
m2 |
150 |
变配电 |
|
8 |
合 计 |
m2 |
16750 |
|
|
三、投资规模与资金筹措
本项目估算造价采用定额依据为《广东省建筑与装饰工程综合定额(2010)》、《广东省安装工程综合定额(2010)》及《广东省市政工程综合定额(2010)》。
根据上述定额依据,项目用地面积为34500.00平方米,建设面积16750平方米,总投资估算为7711.10万元,其中土建和安装工程6022.00万元(软基处理费用为966.00万元,按用地面积指标为280元/㎡;主体工程费用为4049.00万元,按建筑面积指标为2450元/㎡;室外配套工程费用为962.00万元,按用地面积指标约为280元/㎡)、其他专业工程195.00万元、设备费用500.00万元、建设工程其他费用(二类费用)626.91万元、不可预见费342.20万元,绿色建筑认证费用为25.00万元。
本项目投资资金由珠海市高新区财政统筹安排。
四、项目建设的其他条件
1.规划选址及征地拆迁
本项目拟选址珠海市唐家湾镇情侣北路交白埔路右侧(在帝景湾山庄旁),用地面积34500.00平方米。项目用地为教育储备用地,符合珠海市高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占地规模合理,符合集约和有效使用土地的原则。地上没有任何建筑物和构筑物,不涉及居民住户拆迁安置问题。该土地权属为国有土地,规划用地性质为教育用地,建设单位具有土地使用权。
2.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项目施工期间主要污染为:场地的平整、教学楼及附属设施的建设、生活与办公设备的购置。其中,设备的购置基本不产生污染物;工程的建设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比较而言,污染物主要由场地平整、现浇砼等环节产生,可能发生的污染物包括扬尘、水污染物、噪声及固体废弃物。而使用期主要污染物为水污染物、噪声及固体废弃物等。
本项目建设期较长,但随着施工的结束,所产生的污染物也随之消失。为了避免工程建设期间及投入使用后可能产生的大气、水环境、噪声、固体废物污染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拟采取以下治理措施:
(1)大气污染物治理措施:施工期间对施工场地地面经常洒水,防止扬尘;物料运输过程中加盖蓬布;同时施工者应对场地环境实行保洁制度。
(2)水污染物治理措施:施工人员暂时使用的厕所、食堂等生活设施产生的生活污水进入珠海高新区市政下水管网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集中处理(施工期);生活污水经三级厌氧处理后,直接排入珠海城市市政下水管网集中处理(运营期)。
(3)噪声治理措施:施工期要合理安排好施工时间和施工场所,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的设备,以减缓施工机械噪声对四周边界声环境的影响,并尽量避免夜间作业;也可以在工地周围设立临时声障之类的装置,降低对附近区域声环境质量的噪声影响;运营期除采用低噪或带隔声、消声的机械设备、空调设备等外,无需其他特别治理声环境污染的措施。
(4)固体废弃物治理措施:施工期需加强对施工人员教育,不能随意乱丢垃圾,要求集中堆放,并设置垃圾箱,收集生活垃圾,并入珠海城市的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以保证施工人员生活环境卫生质量;运营期对于使用人员在生活、教学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可设置垃圾收集袋和垃圾桶收集,要求集中堆放,并设置垃圾箱,收集生活垃圾,并入珠海城市的生活垃圾集中处理。
(5)绿化措施:运营期尽可能增加校区的绿化面积,在道路两侧空地、构(建)筑物周围和围墙内侧种植多种常绿乔木及灌木,形成隔离带,美化环境。
3.节能节水
项目实施应遵循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项目达到居住建筑节能50%的合理用能标准;项目施工用能(主要是电能)不超过国家和珠海市的有关规定,并且不超过当地建筑工程施工的平均水平。
针对节能、节水要求,本项目提出以下相关措施:建筑设计中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和采光,以减少空调和人工照明用电,这样不仅节能,还能减少空调通风系统的空气污染;灯具选用发光效率高、功率损耗低的灯,以节省电力;采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本项目公用部份均用延时自动关闭水龙头,所有生活用水器具均采用节水型的。
五、结论与建议
本项目的建设是贯彻“科教兴市”战略,发展当地教育事业的需要;是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保证,推动学校向示范性初级中学迈进的必要条件。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项目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等配套条件较好,建设规模、功能配置、标准选择适当,符合当地教育事业发展需求、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和高新区的社会需求。本项目建设资金由高新区财政统筹安排,实施条件己经成熟。
高新区前环中学的建设符合高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项目切实可行,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造福事业。请有关部门早日批准实施。
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一是本项目为公共教育服务设施,建议上级领导机关尽快批准项目实施,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使项目早日发挥社会效益。
二是项目建设单位在实施该项目的建设工作中加强环境与安全管理,认真组织施工,落实施工安全,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扬尘和噪音的产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是项目建设单位在下一步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财务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及时进行督察,定期通报工程进展情况,确保工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及政府投资管理有关规定,统一组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