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涵要求,紧紧围绕建设法治高新、平安高新的目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努力提升依法治理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强力举措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取得较明显的成效。现将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党的领导,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更加有力

(一)履行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区党工委、区管委会主要领导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2021年分别组织召开理论中心组学习、书记专题会议、党工委会议、主任办公会议,深入贯彻中央、省、市法治政府建设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行政处罚法》《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等法治专题学习讲座。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任务落实见效。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珠海市2021年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点》,将法治政府建设列入高新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开展“强基础、补短板”专项行动。区党工委、区管委会严格落实重大决策事前的合法性论证和坚决执行集体研究、集体会审、集体决策,保证了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三)压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区管委会、唐家湾镇严格执行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按时向社会公开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区党政领导班子及区工作机构、唐家湾镇主要负责人将“述法”纳入年终述职内容,充分运用考核结果,推动各级各部门层层落实法治建设责任制,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理。

二、坚持依法行政,行政权力运行更加规范

(一)强化法治保障。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全市率先对规范性文件实行“双重审查”。区法制部门督促区工作机构落实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为依法行政提供法律意见。落实法制部门列席区党工委会议和区主任办公会议制度,为全区重大行动提供法律保障,全年共审查各类重大决策事项、各类规范性文件、涉法文件262件。同时,高新区作为起草单位参与特区立法起草工作,《珠海经济特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草案已按期报送。

(二)健全执法机制。组织区级相关执法部门和唐家湾镇梳理下放到镇的执法事项,以清单目录形式逐项界定双方职责边界,共梳理职权事项362项,自2021年2月1日起调整为唐家湾镇实施。制定印发《高新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协调联动机制》,明确工作规范,切实加强唐家湾镇与区工作机构行政执法的协作配合。加强镇街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开展镇街综合执法业务培训会。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印发《关于进一步开展高新区行政执法公示工作的通知》,开设唐家湾镇执法主体公示账号。全年区级单位共公示行政许可案件171宗,行政处罚案件147宗,行政强制案件89宗;唐家湾镇共公示行政处罚案件65宗。

(三)积极履行行政应诉职责。制定工作指引,规范行政机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答辩、举证以及与相对人的公开对质和辩论流程,促使行政决策和作出行政行为时更加自觉尊重司法权威。组织区工作机构、唐家湾镇11名领导干部到高新人民法庭旁听庭审。2021年以来,高新区行政诉讼164宗,其中区管委会涉诉89宗,区工作机构、唐家湾镇涉诉75宗;行政复议35宗,区管委会涉复16宗,区工作机构、唐家湾镇涉复19宗;未发生未履行政应诉、复议职责情况。

三、坚持深化改革,法治化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一)推动政务服务便民化。机构改革后及时完善区工作机构权责清单,完成梳理全区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562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247项),承接398项市级政务服务“全城通办”事项。“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扎实推进,网上办事大厅服务延伸至全部社区,拓展手机办事功能,16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粤省事”实现移动办理。完善“信用高新”平台,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城市建设。

(二)推动审批服务便捷化。推进更多事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100%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受理,基本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开通邮政速递,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容缺受理、信用承诺等,实现“最多跑一次”。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已实现19项涉企证照事项统一整合到营业执照上。目前我区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562项,基本全部实现可网上办理。对接用证的政务服务事项315项,完成电子证照签发种类45类,电子证照签发数量达30000余件。实施政务服务“秒批”新模式,我区第一批“秒批”事项清单84项已经向社会公布实施。

(三)推动政务信息公开化。制定2021年政务公开实施方案,细化任务落实责任,不断提升政务公开的质量和实效。根据机构改革情况,在区门户网站调整、新增信息公开平台,新开设公众线上事项咨询专栏,规范、精准发布政府信息;充分发挥政府网站权威发布和便民服务功能,使高新区门户网站成为引导公众办事、实现网上服务的重要平台。全年高新区政府门户网站发布政府信息共计5577条,网站浏览次数146.8万余次,独立访客46万人次。

四、坚持依法治理,社会和谐稳定基础更加坚实

(一)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制定《高新区2021年度国家工作机关普法责任清单》,明确区工作机构、唐家湾镇普法工作职责和任务,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普法格局。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法治政府建设长期基础性工作,充分发挥宪法公园、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的主阵地作用和社区微信公众号、居民微信群的全覆盖作用,在日常中有机融入宪法、民法典等法律知识。利用重要节点开展不同专题的法治宣传,满足老年人、青少年、在校大学生、企业在职员工等不同群体的法律需求,全年共开展线上有奖问答38场、专项法治宣传活动55场、送法进企业13场、专题讲座21场,派发宣传资料38000余份,普惠群众1.8万余人。唐家、淇澳社区获评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新增两家企业获评2020年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累计创建法治企业11家,全市排名第一。结合淇澳古村本土特色打造“律道小径”,让群众、游客处处见法。“唐仁议事团”工作经验经市司法局推荐参评第六届“中国法治政府奖”。

(二)开辟人民调解“直通车”。开展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持续深化与人社、住建、综治等部门“一同响应、多方协调”矛盾纠纷多元共治体系,对群众反映强烈、久拖不决、涉及面广的重大疑难纠纷实行领导包案制,及时召开专项分析研判会研究解决,凝聚各部门共同预防与化解矛盾纠纷合力。建立“访、调、援”流转机制,通过案件分流转办,实现一个平台受理诉求、一套流程解决到底,凸显便民利民新成效。全年共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16次,成功处置纠纷线索68条,累计调解纠纷863宗,调解成功率99.76%,涉及金额1434.1万元。其中,处理信访、劳动监察大队等部门转办案件53宗,案件解决率100%;解决“援”改“调”案件9件,“调”改“援”案件45件。

(三)法律服务提质增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全面推行法律援助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全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民事案件183宗,刑事案件13宗。实行法律援助专人跟进,为农民工、妇女、老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申请开通绿色通道150人次,做到“当日受理、当日审核、当日指派”。做实做细村居法律顾问,全年社区法律顾问累计为社区提供服务760次,其中接待咨询491次,提供法律意见15份,参与调解26宗,协助社区换届选举24场,走访社区87次,服务对象6400人次。坚持“既问诊又开方”,采取“企业点菜,政府买单”方式,联合5家专业律所,为辖区48家涉外型企业和初创型企业提供一年免费“法治体检”。

2021年以来,高新区坚持法治思维,依法行政能力显著提高,职能优化效应日益凸显,执法工作机制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2021年法治实地督察中市委依法治市办指出,高新区党工委依法治区办未设秘书股,实体化运作欠缺。二是基层执法队伍力量不足,老龄化,执法手段较为单一,制约了相关工作深入开展。三是法律专业人才紧缺,基层法制工作力量仍较薄弱,各单位法制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

下一步,高新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提升法治建设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一是进一步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加强对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合法性审查,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推动《关于加强全市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实,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在行政决策、行政执法等工作中的作用,推进行政决策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进一步规范镇街综合行政执法的实施。推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两平台”工作的全面落实及应用,加大对基层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力度,重点加强唐家湾镇综合执法的业务统筹指导,确保执法不脱节不缺位、人员配备满足镇街综合执法工作的要求。三是进一步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落实普法规划,提高公民法治素养。结合学法考试、法治培训、旁听庭审等工作,定期组织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结合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法治乡村建设以及民法典学习宣传等工作,开展“用法治方式规范公民行为习惯养成”专项行动,着力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中共珠海高新区工作委员会        珠海高新区管理委员会

    2021年12月24日


附件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