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综治局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1年,高新区综治局在区党工委、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范行政行为,较好完成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任务。现将我局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1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制度化建设,依法行政能力更加全面

  一是坚持政治引领。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局党支部坚持落实“首题必政治”学习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支部年度学习计划。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珠海市2021年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点》,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列入高新区“十四五”规划纲要,组织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强基础、补短板”专项行动。二是强化法治保障。落实法制部门列席区党工委会和区主任办公会制度,2021年共审查各类重大决策事项、各类规范性文件、涉法文件262件。理顺高新区作为功能区在规范性文件发布主体上的法律障碍,印发《高新区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建区以来第一批规范性文件顺利出台,全部通过市司法局终审。牵头完成《珠海经济特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草案起草工作,并按时上报。组织区工作机构、唐家湾镇11名领导干部到高新人民法庭旁听庭审,组织行政处罚法讲座培训,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三是健全行政机制。制定《高新区行政机关应诉工作指引》,规范行政机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应诉工作流程,承办区管委会行政诉讼案件161宗,行政复议案件33宗。制定《高新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协调联动机制》,推进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组织3场镇街综合执法业务培训讲座、2场“两平台”应用培训会,统筹加强镇街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制定《关于进一步开展高新区行政执法公示工作的通知》,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协助唐家湾镇开设执法主体公示账号,敦促区镇两级网上公示472宗行政许可、强制、处罚案件。

  (二)坚持系统化治理,依法治理成效更加显著

  一是抓好矛盾纠纷化解。做好事前防范,2021年共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16次,成功处置68条线索,妥善完成银坑蚝场征收、唐家油库搬迁等重大项目稳评工作。做好事中化解,以信访积案化解攻坚专项工作为契机,加强重点项目、重点领域信访处置,2021年共受理来信来访事项449宗,办结409宗,办结率91.1%,解决重大信访问题15宗,中桐广场等市领导包案案件顺利办结。做好事后管理,强化矛盾化解跟踪回访、落实案后评查机制,没有一起调解案件转为治安或刑事案件。2021年,高新区实现中央交办的第一批11宗重复信访案件100%化解;顺利完成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建党100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维稳安保工作,全年未出现信访人员进京上访事件,全市唯一;国家信访局满意度评价件群众对信访部门满意率(75%)及责任部门满意率(72.73%),全市第一。二是夯实平安建设基础。以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为抓手,深入开展行业治乱和“村霸”整治,成功打掉犯罪团伙1个;荣获“珠海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称号。落实吸毒、社矫、邪教、安置帮教人员和在册重精患者跟踪管控、定期见面、风险评估,严防脱管失控,社矫对象连续10年实现零发案,“平安+”指数良好以上天数占全年91%。建成首批13个智感安防区示范点,稳步推进第二批67个示范点建设。完成高新区1万余人的平安志愿者队伍“平安守护联盟”试点创建,组织开展志愿活动136场。实现社区心理服务全覆盖,共开展团队辅导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103场次,接听心理服务热线210人次,服务个案189人次。高新区“平安守护联盟”等10个项目被收录入珠海市域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库。高新区2020年度平安珠海考核全市功能区第一,获评“优秀”等次。三是推进农渔执法整治。深入开展农业领域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共检查生产经营企业、渔船等860次,发现隐患并落实整改86处,行政立案21宗,罚款15.672万元。牵头开展淇澳红树林保护区北侧和格力海岸沿岸非法捕捞设施清理行动,常态化开展辖区近海水域涉渔乱象整治。共查扣涉渔“三无”船舶111艘,清理非法捕捞网笼网具130350米、泡沫浮排272个、竹子75910支,收缴生蚝约16吨。大力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菜篮子”区级行政首长负责制工作获市考核优秀等次。

  (三)坚持品牌化创建,依法治理形式更加多样

  一是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持续深化与劳动、住建等部门“一同响应、多方协调”矛盾纠纷多元共治体系,建立“访、调、援”流转机制,通过案件分流转办,实现一个平台受理诉求、一套流程解决到底,凸显便民利民新成效。2021年累计调解纠纷863宗,调解成功率99.76%,涉及金额1434.1万元。其中,处理信访、劳动监察大队等部门转办案件53宗,案件解决率100%;办理“援”改“调”案件9件,“调”改“援”案件45件。司法所调解员苏利荣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唐仁议事团”工作经验经市司法局推荐参评第六届“中国法治政府奖”。二是深化法治创建活动。完成特色乡村法治宣传阵地“淇澳律道小径”建设,唐家、淇澳社区获评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新增两家企业获评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累计创建11家,全市第一。开展“民法典百村行”“宪法宣传周”等线上、线下普法宣传活动127场,派发普法资料3.8万余份,普惠群众1.8万余人。“高新区深化企业法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项目入选《珠海法治蓝皮书2021》。是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依托1个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8个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和“12348广东法网”,打造“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2021年共接待群众法律咨询1332人次。推行法律援助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升级打造由136名专业律师组成的法律援助律师库,共受理案件203宗,累计咨询766次,服务群众6600人次。全市首创“既开方、又问诊”民企法治体检,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合规辅导、矛盾化解等综合套餐,累计为辖区16家企业提供法治体检服务,组织律师走访企业30余次,提供法律咨询、意见100余次。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2021年法治实地督察中市委依法治市办指出,区依法治区办未设秘书股,实体化运作欠缺。二是法治工作创新意识仍有待加强。三是法制工作力量仍较薄弱,法制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

  三、2022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

  2022年,我局将紧紧围绕区党工委、区管委会中心工作,推动提升法治建设水平,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着重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一是加强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队伍建设,制定《高新区政府法律顾问考核评价办法》,壮大内部公职律师队伍力量,精准对接全区各类法律需求,确保行政决行为规范严谨、合法合规。二是加强法治创新品牌建设,聚焦群众、企业、港澳人群法治新需求,加快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法律服务站建设,加快形成全域覆盖、智能精准、普惠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务新格局。三是加强全民法治素养提升,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完善分业、分类、分众法治宣传教育机制,推动本土特色法治宣传教育品牌打造。




  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治理局    

  2021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