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综治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2年,在区党工委、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部门的指导下,高新区综治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扎实推进本部门法治政府建设。现将我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新时代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战略部署的情况

  我局党政主要负责人组织召开局党组(扩大)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专题学习与个人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迅速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达到局内每一位工作人员,积极营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良好氛围。局各办、所、中心进一步抓紧抓实抓细学习培训,各负责人以上率下做表率,坚持带头学、深入学、联系实际学,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  

  (二)坚持政治引领,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我局党政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职尽责,切实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持做到“四个亲自”,扎实推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

  一是不断加强法治思想建设。将中央、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局党组会议学习重要内容,利用党组会“第一议题”、党支部“三会一课”、开展政法队伍政治轮训等方式持续深化,做到逢会必讲、逢会必学。及时传达《珠海市2022年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点》,以党建活动为抓手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宣传贯彻《反有组织犯罪法》《信访工作条例》《法律援助法》等新发布或新修订的法律法规。

  二是研究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局主要负责人多次专题听取业务科室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研究解决法治政府建设有关问题,将法治政府建设、全面依法治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统筹全区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制度常态化。

  三是扎实推进法治建设工作。统筹全区开展落实中央依法治国办法治政府实地督察反馈意见整改,组织印发《高新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开展违法执法和乱罚款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2022年高新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等文件,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三)确保依法决策,聚力服务“产业第一”

  一是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常态化固定列席区党工委、区主任办公会议及土地清理、招商引资等区领导专题会议,2022年以来,出具法律审核意见222份,涉及标的总金额逾140亿,审查平均时限缩短至2天。做优法治惠企产品,组建由17名专业律师组成的民营企业法律服务专班,2022年以来,为辖区20家初创型、涉外型民企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合同审查、普法培训等服务144次,审查完善企业规章制度26份。畅通“产业第一”法制审查绿色通道,实现涉企合同“先审查”、惠企政策“零等待”,先后制定《法制审查工作规定》《涉企合同法律意见书范本》《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模板》。

  二是统筹推进依法治区。推动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行政应诉工作专题学习会议,提高行政机关依法履职能力和应诉水平。开展“法律明白人”、《信访工作条例》等业务培训,2022年以来,承办区管委会行政诉讼68宗、行政复议1宗、民事诉讼2宗;发出应诉工作提醒函2份、催办函1份。统筹区工作机构编制《2022年高新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并予以公布,有效提升政府决策公信力。深化综合执法改革,组织镇街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换领新证,启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执法证》。召开下放镇街行政执法事项实施情况评估会,动态调整下放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职权396项,指导镇街综合执法公示行政处罚案件、行政检查等共175宗。

  三是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审理《珠海高新区促进金融业发展扶持办法》《珠海高新区推动空间载体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办法》等涉及复工复产、民生保障、产业发展等规范性文件。我局在规范性文件起草阶段提前介入指导起草单位严格履行各项制定程序,若送审阶段文件程序履行完备、核心要件齐全,补正材料可与审查同步进行,压缩审查时限至3-5个工作日,修改意见较少的文件可同步编号,助力产业扶持政策文件迅速出台实施。印发《高新区镇街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办法》,夯实基层法治建设基础,打通依法行政“神经末梢”。

  (四)履行政府职能,提升依法治理水平

  一是法律服务出实招。打造人民调解特色品牌,成立高新区首个校园矛盾纠纷调解室和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法律服务站,有效弥补涉校、涉港澳领域纠纷化解的“空白地带”;深化“唐仁议事”品牌调解项目,积极探索说事评理、人民调解、社区自治、村居法律服务等工作的有机融合,2022年获评珠海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自治强基”优秀创新项目。聚焦群众切身利益,组建完善46家律师事务所148名律师的法律援助律师库,为80余名困难群众开通绿色通道,对农民工讨薪、工伤赔偿等案件推行“三个当日”服务,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95宗,协助农民工讨回欠薪350余万元。

  二是矛盾化解求实效。加强来访群众接待和信访事项办理过程中的政策解释,引导信访群众理性、有序表达诉求,从“信访”向“信法”转变。深入开展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行动,落实信访事项全员包案、即收即转,受理来信来访事项528宗,办结492宗,办结率93.2%;中央交办的第一批11宗和第二批8宗重复信访案件均已全部化解,无倒流件认定。紧盯重点领域“弱信号”,专项排查矛盾纠纷138次,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30宗,化解成功率99.68%,涉及金额900万元,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2022年全区没有发生影响安全稳定的政治类案事件和重大群体性事件,没有进京到省上访情况。

  三是平安建设重实干。巩固人防、技防、物防“三位一体”防范根基,依托社区综治中心组建群防群治队伍1.5万余人,建成51个智感安防区示范点,完成11个“无邪教社区”创建,实现18个社区心理服务全覆盖,社矫对象连续11年保持脱管率和再犯罪率“零记录”。纵深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治安形势持续好转,违法犯罪警情、侵财类警情分别同比下降15.7%、5.1%,破案数同比上升27.7%,成功劝阻电诈案件30宗,避免群众损失476.7万元;扎实开展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成功摸排办理11条线索,完成6个苗头性问题整治。高新区2022年群众安全感和政法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全市第一。  

  四是农渔执法务实功。从严快查涉渔“三无”船舶,累计查扣涉渔“三无”船舶140艘,清理非法捕捞网笼网具7800米、捕鱼缯棚2个、泡沫浮板55块、违法搭建临时码头设施1处。深入开展农业领域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发现隐患并落实整改44处,行政立案29宗,罚款67.5079万元。扎实做好渔船渔民疫情防控,划定大头龙临时码头为全区唯一渔船临时停泊点,严格执行围合式管理,落实渔民、渔船、从业人员全覆盖、全流程管控监督。在全市率先完成有牌证渔船渔民疫情防控生活补助金45万发放。组织辖区渔业安全管理员、船主近100人参加渔业安全生产及疫情防控培训班。持续加大渔民疫情防控宣传力度,累计派发宣传册1000余份,推送宣传短信、微信3万余条。海峡两岸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评2021年珠海市农业龙头企业,为我区首次成功申报。

  五是法治创建看实绩。制作原创歌曲视频《心系民法典》获司法部视频号、抖音号主动推介;后环社区获评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区综治局杨文龙荣获“广东省依法治省工作先进个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入选2022年度珠海市法治政府建设十大创新实践案例。统筹各普法责任单位紧扣“3·8”“4·15”“6·26”等时间节点和“法治少年与法童行之民法典篇”“消防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集中宣传节点,组织各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85场次,普及辖区群众17万余人。

  二、存在的不足

  虽然今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法治政府建设统筹力度仍需加强、行政应诉沟通衔接机制不健全、法治工作人员力量仍较薄弱等问题和短板。

  三、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2年我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着重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一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法制审核、公共法律服务、纠纷化解等基本职能,做好服务“产业第一”各项法治保障。二是加快构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格局。加快高新区“信访超市”建设,为群众提供接访、调解、救助、心理疏导等“一揽子”服务,打造群众诉求15分钟服务圈。升级打造平安高新守护联盟2.0版本,探索实行积分管理和奖励激励,最大限度激发群众参与群防群治。三是打造法治品牌建设的高新样板。精准对接全区各类法律需求,壮大内部公职律师队伍力量,确保行政决策行为规范严谨、合法合规。聚焦群众、企业、港澳人群法治新需求,加快全市第一家“智慧司法所”建设,加快形成全域覆盖、智能精准、普惠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务新格局。



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治理局        

2022年12月16日                     

附件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