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珠海市全链条、全方位保障中秋国庆节日期间市场安全

  即将到来的2020年中秋、国庆是我市进入新冠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后的长假,为应对“双节”叠加带来的人流激增、消费增长和疫情防控压力,市市场监管部门紧密围绕市场监管监管领域疫情防控及市场安全监管工作,全力做好节假日市场秩序维护和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度过安全、欢乐、祥和的假期。一是早谋划,早安排,周密部署节前检查。及时召开局务会议、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上级部署要求及有关会议精神,要求全系统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2020年“双节”的特殊性和节日期间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性、严峻性、复杂性,增强中秋国庆期间市场监管及安全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印发节日期间加强危化品、价格等领域执法检查的通知,部署加大监管力度、增加巡查频次,切实加强节日期间市场安全监管工作,严防食品、工业产品质量、特种设备等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人民群众度过欢乐祥和的节日。二是堵漏洞,补短板,织密常态疫情防护网。在打好年初疫情“阻击战”、年中疫情“反弹战”的基础上,结合“双节”做好风险研判,扎实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继续查清食品企业底数,每半月对国产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冷库及产品、从业人员进行摸排,掌握重点产品经营状况和动态数据;)加强农贸市场疫情防控,督促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五查五看”“1110”制度;持续围绕进口、国产冷冻肉制品及水产品开展核酸检测;发挥药店疫情哨所作用,继续落实好购买发热、咳嗽药品人员信息登记报告制度。7月13日至9月24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完成新冠肺炎核酸检测:人员7260份、产品21279份、环境21624份,检测结果暂无阳性;9月至今,全市零售药店共录入购药者信息62895条。三是全覆盖,严把关,护航舌尖上的安全。加强食品生产、加工、销售、餐饮各环节风险隐患排查,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品种、重点对象开展全链条、全方位监督检查,加大月饼、保健食品等节日热销食品监督抽检。9月至今,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出动11103人次,检查食品生产单位149家次,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食品经营主体13380户次,餐饮单位1273家次,共发现问题201家(户)次,均要求限期整改;完成食品生产环节抽检634批次、不合格6批次;完成全市 68 家农贸市场和 20 家大型超市蔬菜、水产品、禽畜肉蛋类农产品快检22326 批次,合格率98.47%,处理快检不合格产品909.99 公斤。四是明重点,防风险,排查重点场所安全隐患。加大安全监管力度,重点围绕危险化学品和工业产品、充装单位,大型游乐设施和客运架空索道、公众聚集场所及重大活动场所使用的特种设备等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坚持问题导向,以日常监管和前期排查为基础,采取列清单、建档案、做台账、回头看的方式,对发现的问题逐项督促整改,做好问题整改闭环工作,严防死灰复燃。9月至今,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13家次,检查特种设备320台/套,发现隐患问题55项,已完成整改27项,发出特种设备监察指令书20份,立案处理1宗;共检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42家次,发现安全隐患2起,均已整改完毕。五是稳价格,护权益,有力维护消费环境。针对节日期间商品和服务价格波动,围绕生活必需品、交通客运、旅游景区、商场超市、餐饮服务和停车服务等重点行业,通节前宣传、提醒告诫以及增加价格监督检查频次等手段,规范旅游餐饮、住宿、购物、观光等各环节价格行为,依法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不明码标价、违规设置“园中园”门票等价格违法行为;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充分发挥12345、12315投诉举报热线作用,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和消费投诉举报,对群众反映集中、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立即组织检查,防止舆情恶化,及时回应社会关切。9月至今,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出动检查执法270人次,检查非星级酒店民宿、集贸市场、停车场、旅游景点等577个次;共受理投诉举报3599宗,挽回经济损失约173万元。六是广宣传,提示,营造浓厚节日氛围。依托公众号、抖音号、头条号等自媒体及两报两台、南方+等主流媒体,运用线上宣传与线下提示等方式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分别面对市场生产、开办、经营者及消费者开展“双节”生产经营及消费提示;督促有关市场主体落实主体责任,诚信守法经营、保障质量安全、维护市场秩序、保障群众权益;引导消费者密切关注情防控形势,保持警惕状态,避免侥幸心理,切实提升餐饮、消费、出行安全意识,做到防控尺度不减、安全意识不降低。共发布相关消费提示10余条。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