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一批典型示范村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去年,会同社区凭借突出的综合实力在广东省“美丽庭院”村评选中脱颖而出,荣获“广东省美丽庭院村”称号。会同社区凭借独特的历史人文风貌、美丽宜居的乡村环境,创新打造社会治理模式,擦亮绿美生态底色,激活集体经济活力,在“百千万工程”发展进程中初见成效。
以党建引领方向,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会同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聚焦优化工作体系、凝聚治理合力、提升服务效能,使社区治理更具实效、更有温度。
社区党委以“同乐”为党建文化品牌,活动及项目以“同乐+”形式来命名,以社区基金为支撑,联合社会组织串联爱心企业,深度挖掘“大学小镇”所蕴含的文旅、人才以及公共服务空间等资源禀赋,积极孵化“公益+低偿+市场”基金创营项目,持续完善同乐品牌服务体系,更高效精准满足居民需求,以服务驱动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2024年,会同社区依托“同乐”品牌服务体系,成功孵化“同乐公社”项目,项目涵盖同乐文创、同乐市集、同乐驿站、同乐优旅等多个运营模块,为社区基金定向捐赠7000余元。
以共建赋能发展,打通校企联动渠道
会同社区创新高校与社区融合发展模式,全力打造校地融合新典范。利用校地党建共建,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资源优势,引导在校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与服务。与北师大、北师港浸大、北理工等17个党团单位成功结对共建,先后与北师港浸大和北师大联合举办了“喜迎春游园会”“山谷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为古村注入了全新活力。
联动北师大乐育书院,精心打造同乐义学项目,为辖区小学生开展夜间作业辅导,社区和学校的“双向奔赴”既满足了师范生的社会实践需求,又有效解决了困扰社区家长的辅导作业难题。2024年该项目已累计开展132小时,服务超612人次。
建立社区-高校志愿服务队,常态化组织志愿者参与志愿培训、双百工作、居养服务等项目,目前已发动、培育高校志愿者600余名,有力促进了校地共建实践的高质量发展。
开展校企联动及产学研系列“优秀青年企业家”创业交流活动,深化校企融合,打通校企联动渠道,推动高校和企业人才的合理流动。
以绿美绘就新颜,擦亮生态宜居底色
社区以打造“珠海最美村庄”为目标,实施绿美生态建设,围绕“寻绿、选绿、爱绿、植绿、护绿”开展五项行动,引导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花木、果树,积极营造全社会参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
今年以来,会同社区联合挂点、驻点单位,党建共建单位以及爱心企业等19个单位,开展“绿美会同”系列植树活动共6场,吸引超 500人次志愿者参与,募得资金4000元,植树848棵,激发全民参与热情,营造绿美广东浓厚氛围。
通过留白增绿、拆违补绿、见缝插绿等举措,高标准打造了“此君园”“会同南闸小广场”和“四季街角公园”等5处四小园,让绿美会同的底色更鲜亮、成色更充足。
以资源创造价值,激发集体经济活力
会同社区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牢牢锚定“村村有物业”这一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引领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稳健发展。
对集体经济组织空闲用地及物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造册、分步施策,整合集体资源,打造会同乡创商业街、创意谷数字小镇等项目,实现社区集体经济创收增效,开创了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2024年,会同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实现收益同比增长、提留发展金同比增加、股东每股分红同比增长的“三增”目标。
会同社区正紧抓“百千万工程”之机遇,充分释放典型村的示范带头效能,展望未来它将以自然生态优美、蕴含无限发展潜能的乡村面貌,续写更多“活力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