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目录

走进社区,看垃圾分类“新”风采① | 官塘社区因地制宜书写“绿色”答卷

前言

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珠海高新区多点发力积极推动城市卫生文明建设,垃圾分类工作亮点纷呈,绿色已成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垃圾分类工作重心在社区,关键在基层。在推进分类工作的各个环节,需要多方主体协同配合,在这场垃圾分类攻坚战中,社区的党员工作者们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高新区官塘社区将开展垃圾分类纳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范畴,党员工作者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要求,开启了垃圾分类工作的新探索,结合氛围设施打造、开展宣传活动、无人值守垃圾转运站、搭载智慧监管平台的厨余垃圾驳运点等一系列亮点,多方位推进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打造智慧型基层治理模式。垃圾分类工作实施以来,越来越多居民养成了定时定点投放习惯,社区的厨余垃圾收集量从“零收集”增加至每天400公斤,投放准确率达到93%,垃圾分类已成为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绿色元素满视野

分类时尚蔚然成风

“分类有道,垃圾成宝”“参与垃圾分类,共创美丽家园”“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走进官塘社区,整洁干净的环境,随处可见的垃圾分类宣传标语、分类主题彩绘和分类投放指引让人印象深刻。

“过去社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薄弱,分类氛围不浓厚,为此,我们结合社区实地情况、功能需求,在各单位共同参与设计和建造下,打造出极具社区特色的垃圾分类宣传阵地。”官塘社区主要负责同志佘至园说。

社区中央区域、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的垃圾分类公示栏、垃圾分类主题宣传风雨长廊,陶园新村垃圾转运站的立体墙绘、“垃圾分类示范一条街”等硬件设施在官塘社区“拔地而起”。

此外,为营造浓厚的垃圾分类氛围,社区“软硬兼顾”,全方位提升社区垃圾分类宣传“软”实力,严格对照落实《珠海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及高新区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各项要求,每月开展各式各样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居民们掌握分类知识,提升居民对垃圾分类投放的知晓率,获得社区居民一致好评。

基层治理来助力

创“智慧分类新模式

晚上八点,餐饮商铺的老板提着厨余垃圾桶来到官塘社区无人值守垃圾转运站前,将配备着RFID的厨余垃圾桶放到读卡器前识别,伴随着“滴,XX饮食店”的一声,餐厨老板根据语音提示开盖拍照记录厨余垃圾分类状况,再进入垃圾堆放区将当日的厨余垃圾倒入大桶中,在清洗区清洗完毕后提着干净的桶返回商铺。

这样的餐厨垃圾投放场景,在这个智能化垃圾转运站每天都在上演。官塘社区是高新区首个启用24小时无人值守垃圾转运站的社区。位于官塘社区卫生站的垃圾转运站以科技力量赋能,运用用户识别、语音提示、自动称重等功能实现在转运站无人看管的情况下亦可进行厨余垃圾收集、溯源,通过全方位监控实时掌握站内的运转情况,并借助自动除臭设备全天候洁净转运站环境。在这多管齐下的智能化管理下,官塘社区卫生站转运站一改过去的脏乱差,如今干净整洁的环境,附近居民再也不会感受到垃圾气味的“侵扰”。

“建设这个垃圾转运站的初期确实遇到了一些难题。一开始说要建的时候,居民都不同意,担心建垃圾站会影响到他们居住的环境。”佘至园回忆道。为了提高居民的接受度和参与度,社区党员干部发挥自身头雁作用,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垃圾分类督导小组多次主动上门入户与社区居民、商铺铺主沟通交流做思想工作,向居民讲解垃圾分类投放的必要性;结合党员“双报到”机制,由党员干部家庭率先发动周边居民配合垃圾分类设施升级改造工作,建设示范点位;同时结合“厕所革命”和社区公共用地规划,在建设垃圾转运站的同时,建设干净整洁的公共厕所和公共停车场,让居民的日常生活更加便利。

佘至园表示:“当社区最后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大家感受到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后,也更加愿意配合我们做好相关工作。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从未收到居民投诉垃圾转运站点的卫生问题。”

多措并举促分类

绿色理念入脑入心

上午八点,艳阳高照,一辆小型垃圾转运车驶入官塘社区,在餐饮商户门前停好车后,清运人员将商户提前分类好的厨余垃圾桶倾倒进车载垃圾桶中,随后将空桶归还给商户,一次厨余垃圾上门清运便顺利完成。

这是官塘社区近期配合高新区垃圾分类办开展厨余垃圾整改行动后的新增举措。目前,官塘社区已将48家商铺所产生的垃圾纳入管控,8家采取日常上门投放至转运站的形式,有40家由高新区管养单位上门收运,厨余垃圾回收量由平均每日100斤增加至800斤,增长效果显著,基本实现厨余垃圾处理日产日清的目标。

“官塘社区内餐饮商铺繁多,大大增加了厨余垃圾分类管理的难度,为充分发挥驳运点功能,加强厨余垃圾管理,改善社区环境,社区在垃圾分类督导小组协助下开展‘站站督导’创新性工作方法,由一线督导员联合转运站工作人员共同开展督导工作,通过转运站垃圾分类红黑榜对投放垃圾的商铺进行评分公示,积极改善问题。”佘至园说,社区还配合垃圾分类督导小组开展餐厨垃圾投放需求调查、派发厨余垃圾专用垃圾桶、跟踪分类投放情况等一系列多元措施,力求在前端解决分类问题。

“如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居民都逐渐养成了垃圾分类习惯,社区生活的环境也越来越美了,这对我们来说非常有成就感。大伙脸上幸福的微笑,就是我们持续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源源不断的动力……”佘至园笑言。

下一步,高新区将继续重点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发挥社区基层管理在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中的推动作用,加大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建设力度,打造以官塘社区为首的社区村居垃圾分类示范点位,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绿色文明社会氛围,形成可参考、可复制、可推广的社区型特色垃圾分类示范样板,不断探索,精益求精,努力提升高新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附件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