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高新 > 高新概况

珠海高新区简介

珠海高新区是199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高新区。2006年7月,珠海市委、市政府对珠海高新区和唐家湾镇作出“区镇合一”的体制调整,在唐家湾地区设立主园区。2015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珠海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7年6月,为落实“双自联动”(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珠海市政府同意将横琴高新技术和科技研发园区纳入高新区范围,逐步形成“一区多园”格局(即珠海高新区“一区”下辖唐家湾园区、南屏科技工业园、三灶科技工业园区、新青科技工业园、市航空航天产业园、富山工业园区和横琴高新科技研发园区等分园区,区域范围面积420.75平方公里)。2019年8月,珠海市委、市政府出台《完善珠海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高新区管理体制,积极构建园区联动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2023年2月,经市人大批准,《珠海经济特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纳入特区立法计划。2024年3月,《珠海经济特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正式实施。2024年,高新区“一区多园”综合评价排名第22位,主园区地区生产总值达380亿元,同比增长8%,排名全市第一;规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600亿元大关,达到616.4亿元,创历史新高。

高新区主园区唐家湾镇地处“黄金内湾”和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最前沿、最关键的位置,占地面积175平方公里,是出入珠海的主要门户。北面与中山市接壤,东面与香港、深圳隔海相望。京港澳高速、西部沿海高速、广珠城际轨道以及即将动工的深中通道南延线-中山东部外环、规划中的深珠通道、南珠(中)城际轨道(对接广州地铁18号线)贯穿境内,北上广州110公里,东距深圳140公里,距离深中通道落脚点2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澳门18公里。未来将形成与广州地铁相接、与深圳跨海相连、与港澳紧密联通的交通布局,实现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打造“外联内畅”交通体系。主园区共有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4所知名高等院校。户籍人口8.27万人,常住人口21.37万人。

唐家湾镇曾是民国中山模范县、解放后珠海县政府所在地,2007年成为中国首个以近代历史遗迹申报成功的历史文化名镇,历史名人辈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和工运领袖苏兆征、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清华大学首任校长唐国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唐廷枢、红色版画家古元、中国第一位留英医学博士黄宽等名人均出自唐家湾。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有唐家古镇、会同古村等古建筑群及众多珍贵的名人故居。

高新区将认真贯彻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3”思路举措,锚定打造珠海培育、壮大、应用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牢记“全域打造珠西科学城”“三年内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的使命任务,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以珠西科学城建设为战略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抓手,坚持干字当头、走在前列,奋力构建科创、产业、交通、民生“四大格局”,在全国、全省率先打造全域数字域先行区、低空经济示范区、城市级微电网破冰区,以实力更强、成色更亮的高质量发展在全市挑大梁、担重任,加速迈进国家高新区前十行列!

分享到: